東京審判觀后感
《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盟國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的那段歷史。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東京審判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東京審判觀后感(篇1)
東京審判,一九四六年五月三日到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二日,長達兩年多的國際審判。而今年,這件歷史事件再一次的引發了熱潮,就是因為這部電影《東京審判》。而在本周二下午,我們學校組織全體師生一起去電影院觀看《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持續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送上絞刑架。
這部戲的很多鏡頭都讓我難以忘懷。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開頭,是因為法官的座次問題,梅汝敖堅持一定要按日本簽定投降書的順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為這關乎中國的尊嚴,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堅持,這是一個中國法官的堅持,錚錚鐵骨,義正詞嚴,最終,法庭長只能對梅汝敖說:“你贏了。”還有一段對話讓我印象很深:“中國會因為有你這樣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這短短的兩句話讓我震撼,它表達了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讓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法官而感動。
第二次讓我震撼的是當進入判決階段時,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和一句極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來”,濃重的壓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熒屏,一個砰然摔碎的水杯,一個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講話,緊揪住了我的心。盡管早已經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經開始發涼了,失望,不,絕望已經開始浮現于眼前,11個法官如果按這個頻率出現,中國將沒有任何的機會,“Yes”“Yes”“Yes”“Yes!”,我的天哪!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有一刻我會喜歡英語。漫天的烏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別提多敞亮了,真有撥云見日,花開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贏得了勝利,他用對戰爭犯的正確判處,告慰了了百萬被屠殺的中國國民的亡魂。
這部電影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家恨,真實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論戰的撼人心魄。身體里流著中國鮮血的我,絕不會忘記。就像英達說的那樣:“人家都沒有忘記我們就更不能忘記了。”這部片值得我們銘記心頭。
東京審判觀后感(篇2)
它是我在一次看到了中國人偉大的愛國情懷,讓我知道愛國是一件多么崇高而又神圣的使命。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它使我明白很多,讓我領悟人要愛國,人不能出賣人性,不正義的戰爭害人害己。
這部電影著重敘述了二戰后遠東國際法庭在東京對戰犯審判的過程,中國審判團為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所進行的艱難而又感人的斗爭。以梅汝璈為代表的中國代表團面對發起戰爭的罪魁禍首們義憤填膺,不畏艱難,收集證據,絞盡腦汁,最終是戰犯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中國人在東京的團結,把愛國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中國人愛國,上至溥儀下至平民小混混斗氣沖斗牛的出來作證指控日軍侵華的史實,為了將罪犯們繩之以法,他們都做好了死的準備。但不可否認,日本人也愛國,只是日本人愛的方式錯了。因為狹義的愛國觀念,一個彈丸之地竟然妄圖吞并東方大國,用盡兵力,使得自己國家多少人背井離鄉,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結果使生者長達數十年生活在痛苦和迷茫中。愛國不是一味的包容國家的錯,而是要正是國家所犯下的錯,是自己的國家走上正道。其中最使我感動的是原日軍中將田中隆吉不惜擔負著叛國的罵名,勇敢地在法庭上指控本國戰犯。我可以想象田中隆吉當時的心情,他的眼里一定是含著淚水的,因為他深深的愛國之情無人理解。
我想愛國最基本的就是人神圣的對待國家的尊嚴和利益,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是他走上正道,不受外來侵略。這便是我從這部電影中所感悟到的愛國之情。
一旦人出賣了人性,那么就真的成為了衣冠禽獸。日本侵略者為占領中國出賣了自己的人性,變得麻木不忍,時刻生活在恐懼和性欲的邊緣,形同行尸走肉。其中不肯出賣人性的士兵將生活在自責和恐懼中,例如正夫君,因在中國親眼目睹了同伴殘殺中國幼童,內心受到深深的譴責,從戰場回到東京后整天生活在無邊的痛苦中,一見到中國人就下跪乞求原諒。在正夫君普通下跪的那一刻,我的內心再一次受到了震動。人性與獸性的較量,一個人絕不能出賣人性,這便是我從這部影視中得到的對人性的思考。
不正義的戰爭害人害己。日本對中國發動的侵華戰爭,既給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痛的災難,也給被本國人民帶來了沉痛的打擊。至今戰爭的陰影依舊籠罩在兩國人民之上。不正義的戰爭能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這是日軍失敗得主要原因。不正義戰爭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我們要堅決的反對不正義戰爭,不正義的戰爭終究作繭自縛,這便是我關于戰爭的思考。
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感覺是很復雜的,但我知道它使我成熟了很多,對我今后的選擇指明了方向。
東京審判觀后感(篇3)
高中的時候就已經看過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而今又再次看這部電影,它還是給我的心靈帶來了強烈的沖擊!我覺得這是一部我們中國人都應該看的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在抗日戰爭過后,很多個國家的法官一同在東京審判日本的罪行的過程,里面也穿插了一些小的故事情節,雖然只是一些小的故事情節,卻反映了日本民眾對日本侵略中國這個事實的不了解,甚至真的以為日本是在幫助中國,就連日本參加侵華戰爭的士兵的家屬也是不知道事實真相的,他們部隊嚴格規定了對日本侵華這個事實地保密!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大審判終于開庭了,中國的審判團遭受到了種種挑戰和挫折,面對各國法官們的偏見與刁難,中國法官和檢察官們與他們斗智斗勇,克服了對美國法律不了解的種種不利因素,在庭審辯論中取得了上風。日本右翼勢力派刺客行刺梅汝璈,肖南得知后,立即趕往告知,最終挫敗了刺殺計劃。最后的審判到來了。遠 東國際大法庭做出判決,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被處以絞刑……
東京審判中梅汝璈律師的表現也是非常精彩的他義正言辭的和盟軍法官進行談判,終于為中國爭得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審判席。他說:“中國抗戰最久,耗時最長,犧牲最大。而英國只是一味的忍受和投降,我不能容忍被排在英國之后!” 盡管這只是一次演習,但梅汝璈律師毫不讓步,它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的骨氣與尊嚴!它捍衛了自己國家應該得到的權利。最終,他勝利了。反之,我也看到了以日本戰犯團統統表示“無罪”,臉上坦然,就好似著滔天的罪行不是他們犯下的一樣。還有以廣瀨一郎為首的日本辯護團,瘋狂向法庭叫囂,力圖改變法庭審判方向,將法庭引入圈套。為此,法庭不得不一次次維持秩序和休庭。他們竟然宣稱“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偽造的!”“法庭純粹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報復!”,妄圖對自己犯下的罪行進行掩蓋。 但是鐵證如山,無論他們如何歪曲事實……
看過此片,除了震撼還是震撼,被歷史事實所震撼,被參與者的民族榮辱感和責任感所震撼(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的,不管他們的做法對錯,他們維護自己民族的堅韌令人敬佩)。當然,最終的判決安慰了很多亡靈,也安慰了看片的我。我沒有因為此片而去痛恨什么,但是記住歷史就是對現在及將來的幫助。反日情緒如此高漲的今天,又加上幾乎遺忘了所學過的歷史,我在對待日本的態度上,有時候難免有些困惑。《東京審判》再現了日本投降后,遠東軍事法庭審判 28名甲級戰犯的過程,喚起了我一些記憶,也幫我理清了一些思路,所以不必追求情節的合理性,演員的演技,一部電影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已經可以讓人致敬了。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雖然僅僅只有六十年,但當時的一切在時間的這邊慢慢的變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電影的方式重溫歷史,總能喚醒心里沉睡的一些東西。戰爭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災難帶來的累累傷痕,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而戰爭的始作俑者雖然被處以極刑,卻無法彌補已經發生的一切,這樣想來,覺得無比悲哀!
梅汝傲說的好:“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我無意于把日本帝國主義者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帳上。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在影片的開頭,看見日本人拿著酒瓶辱罵著中國人,雖然被槍擊,但他們倒下以后,我們所受的屈辱也并未消失,聯想起最近“流氓老外”事件,迪斯尼國民素質受指責新聞,還是老話,只有每個人都努力工作,做好份內事,國家強大了,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這部電影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家恨,真實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論戰的撼人心魄。身體里流著中國鮮血的我,絕不會忘記。就像英達說的那樣:“人家都沒有忘記我們就更不能忘記了。”這部片值得我們銘記心頭,一次次的觀看。
東京審判觀后感(篇4)
也許是潛意識里受那句 “是中國人都應該去看一看”的話的煽動,才去看了學校組織的這場電影――《東京審判》。
看了《東京審判》讓我感慨,我覺得我們需要有更多的電影讓我們來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歷史,激發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無限熱情――《東京審判》是一部關于歷史題材的電影,為學生、成人詳細地闡述了抗戰年代日本人與我國人民間發生的故事。影片中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日本人的殘忍,更具體的是戰爭的殘忍,戰爭像一張血噴大口,吞噬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戰爭給世界帶來的災難是毀滅性的。日本人為了那一點點的領土問題,而大興殺戮,全然不顧人民們的生存與安危,另一線索便是愛國的精神,中國人為了保衛祖國而浴血奮斗,為了保存那一點小小的骨氣,而寧死不屈,骨氣雖然小,但卻可以體現出一個人應有的品質與精神,那博大寬闊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多么光榮!
我們不知道來自民主國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誰,代表中國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梅汝璈法官也不知道。對于發動侵略戰爭的策劃者、組織者理應處于絞刑,但是我們不能說那5位法官沒有仁義道德,因為他們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他們代表了自己國家在這個戰爭上的立場和利益。
最讓人氣憤的是,東條英機居然說道,“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正確的,我們還會繼續發動戰爭”,每一個中國人聽了這句話后,只會更加激起對日本人的仇恨和對東條英機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們的國民直到今天為什么還擁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緒。中國人沒有錯,我們的反日情緒全部是日本人帶來的。
“弱國無外交”是當年李鴻章說的一句話,一個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軟弱的國家,在外交上也必定是失敗的,必定會屈服于強國苛刻無禮的外交條件,這在大清朝與列強的所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已經證明。《東京審判》中首席法官提出的美、英、中的法官排名也說明了這點,最后靠中國法官梅汝璈的嚴詞力爭,不惜以退出審判相脅,才得以排在英國這個遠東戰場上未出多少力的國家之前
還好,最后還是同意對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處于死刑。雖然,這個結果來得太漫長太驚心。
東京審判歷時兩年多,經過817次庭審,終告結束!日本戰犯被處了死刑,東京的審判給人留下了那永遠不爭的事實:正義,永遠都是會戰勝罪惡的。
我覺得作為一個具有正義感、有血性的中國人來講,這部電影是不能不看的,它不僅闡述了一段令人無法忘卻的歷史,還具有十分強的教育意義,它告訴我們罪惡是永遠戰勝不了正義的,只要做了不該做的、違背倫理通德的事,就一定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它使我們能夠更深刻地了解日本這個曾經對中國欺辱最深的國家當時的情景,以及發動對華戰爭的罪魁禍首的真正嘴臉。當電影中的全部被告被判死刑時,不僅是電影中,整個看電影的人都爆發出了雷霆般的掌聲。他們都為侵略者得到應有的懲罰感到快樂,他們都為這部電影所感染、所震撼。而那十惡不赦、惡貫滿盈的日本侵略者最終還是受到了制裁,他們所犯下的罪行是天理不容的,是十萬中國人不可饒恕的。
我們要牢記這一歷史,勿忘國恥,永遠記住那勝利的一刻!!
東京審判觀后感(篇5)
反日情緒如此高漲的今天,又加上幾乎遺忘了所學過的歷史,我在對待日本的態度上,有時候難免有些困惑。《東京審判》再現了日本投降后,遠東軍事法庭審判 28名甲級戰犯的過程,喚起了我一些記憶,也幫我理清了一些思路,所以不必追求情節的合理性,演員的演技,一部電影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已經可以讓人致敬了。
回來以后百度了一些當時的史料,影片中梅汝傲關于座次的爭取,及法庭上關于皇姑屯、南京大屠殺等訴因的辯論,基本都是真實的,看得人熱血沸騰;影片中另一條線索是一個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其中兄弟姐妹四個在戰爭的影響下,命運各有不同,卻都以悲劇收場。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雖然僅僅只有六十年,但當時的一切在時間的這邊慢慢的變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電影的方式重溫歷史,總能喚醒心里沉睡的一些東西。戰爭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災難帶來的累累傷痕,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而戰爭的始作俑者雖然被處以極刑,卻無法彌補已經發生的一切,這樣想來,無比悲哀,所慶幸的是我還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雖然一些自由被禁錮著,但起碼的尊嚴還能夠保持。
梅汝傲說的好:“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我無意于把日本帝國主義者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帳上。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在影片的開頭,看見日本人拿著酒瓶辱罵著中國人,雖然被槍擊,但他們倒下以后,我們所受的屈辱也并未消失,聯想起最近“流氓老外”事件,迪斯尼國民素質受指責新聞,還是老話,只有每個人都努力工作,做好份內事,國家強大了,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可惜,這樣做的人不在多數,所以,多一些《東京審判》這樣的片子,讓更多的人記住歷史,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