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戰疫故事,鑄強國使命思政課觀后感
有國才有家,當災難突如其來,舍小家而顧大“家”,這樣的離別就不可避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講戰疫故事,鑄強國使命”思政課觀后感,希望對大家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講戰疫故事,鑄強國使命思政課觀后感精選篇1
隨著時間的推移,疫情防控狙擊戰已進入“白熱化”,已到了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攻堅時期。在這事關全民健康的關鍵時期,黨員干部更要秉持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在戰“疫”中身做表率、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凝聚群防群治群控的強大力量,共筑“鋼鐵長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
戰“疫”,黨員應沖鋒在前“打頭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農歷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對防控疫情再次吹響“集結號”。面對日益嚴峻的防控形勢,廣大黨員更應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找準站位、立足崗位,依托自身優勢,沖鋒在前,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實現擔當作為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將黨員這面“旗幟”飄揚在戰“疫”的最前線,為后來者立好“標桿”、樹好“燈塔”。
戰“疫”,,黨員應責任上肩“勇逆行”。84歲高齡、一往無前的鐘南山院士,堅持與時間賽跑、實現人生價值的張定宇院長,“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的“硬核”主任張文宏以及一份份“請戰書”,無數黨員放棄春節團聚和休假,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勇當“逆行者”,得到人民群眾肯定。但這不是贊賞,本是應該。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就是早已立下的“軍令狀”,明確了在黨和人民的危難時刻要隨時隨地挺身而出、沖鋒陷陣。廣大黨員要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強化作風建設,提升業務水平,當好防控疫情的“多面手”“百事通”,讓黨徽始終在“逆行”隊伍中閃耀。
戰“疫”,,黨員應團結群眾“聚人心”。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旁觀者”,防控疫情戰役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無論是聯防聯控還是輿論引導,無論是供給保障還是交通運輸,都需要充足的人員力量。廣大黨員要強化領頭雁、主心骨的角色意識,始終堅持引導群眾、發動群眾,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讓9000多萬黨員的堅韌初心帶動14億人民釋放無窮能量,共筑病毒無法翻越的“隔離墻”,共同打贏打勝這場沒有硝煙戰“疫”。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1998年抗洪搶險、抗擊非典、抗震救災以及此次疫情防控狙擊戰,無數的黨員用行動,甚至生命在保護國家和人民中詮釋著黨員的初心使命。也正是如此,我們的黨和國家能夠在一次次的“考驗”中站穩腳跟、不動如山。在向他們致敬的同時,更要對標看齊,始終高舉黨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同舟共濟,以必勝的決心,早日打贏疫情阻擊戰。
講戰疫故事,鑄強國使命思政課觀后感精選篇2
1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一,在我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生了病毒性傳染疾病,在這場疫情防控中醫務工作者是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白衣天使,廣大醫務工作者是防控火線上的中流砥柱,我們應該致敬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醫者崇高精神,充分肯定他們付出的巨大努力、作出的重大貢獻,鼓舞和激勵著廣大醫務人員堅守一線,英勇奮戰,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面對病毒肆虐的疫情,廣大醫務工作者響應黨中央號召,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精神,聞令而動、不怕犧牲,沖鋒陷陣、連續奮戰。全國各地278支醫療團隊、3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1400名軍隊醫護人員奮戰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更有多個醫院派出第二批醫護人員。有的醫務人員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從醫院救治一線到科研攻關前沿,從完善診療方案、精心救治患者,到治愈率不斷提高、病亡率持續下降,各地不斷傳來患者治愈出院的好消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廣大醫務人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筑起了生命防線、提供了專業支撐。當前,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廣大醫務人員功莫大焉!我們向醫務人員致敬,致敬他們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崇高精神,致敬他們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的堅定信念。
廣大醫務人員連續奮戰,非常辛苦,而我國各個省市同樣作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貼心的舉措,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免除后顧之憂。把生活保障做到位,改善工作和休息條件,合理安排醫務人員輪休,落實有關待遇,提供良好后勤服務。把安全保障做到位,醫療防護物資優先滿足一線醫護人員和救治病人需要,加大對暴力傷醫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把人文關懷做到位,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保護好醫務人員身心健康。全社會都要關心愛護醫務人員,醫務人員在一線戰斗,我們要與他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成為他們最堅強的后盾。
現在,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正處于膠著對壘狀態。有黨中央堅強領導,有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有億萬同胞同舟共濟,有廣大醫務人員全力以赴,有海內外華民華僑的支持,在這場全國人民,海內外華民華僑共同防疫的攻堅戰中,我們一定能奪取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勝利。
講戰疫故事,鑄強國使命思政課觀后感精選篇3
基于60多位記者拍攝的大量珍貴影像,新華社傾力打造重磅紀錄片《英雄之城》,記錄這段不應被忘卻的歷史。紀錄片首次揭秘了一些武漢戰“疫”中“關鍵之舉”背后的故事。
在這次的疫情中,有1.2萬名的90后和00后主動報名前往一線參加抗疫,這樣的人數占這次參加抗疫隊伍的三分之一。你們在父母眼中就是一群孩子,但是換上白色的戰衣后,你們就是一名戰士,學著前輩的樣子,與病毒賽時間,與死神展開殊死斗爭。還記得被湖南省長記住名字的陳琳琳,今年剛滿20歲,主動請戰前往一線,她告訴中國新聞網的記者說:“來黃岡后,包括‘00后’在內的很多年輕護士都沖在前線。我們之所以來這里,跟年紀大小沒有關系,就因為我們是護士。哪里需要我們,我們就要去哪里。”……還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正在抗疫一線發生,他們都在向祖國宣布,90后、00后是不會退縮的,他們已不再是溫室中需要呵護的花朵,他們是戰士,是可以上戰場“殺敵”的戰士。
在疫情的另一條戰線上,有將近10萬名的青年志愿者投身于抗“疫”一線。據共青團中央統計,在湖北武漢,青年志愿者招募公告發出不到12小時,就有超過7000人報名參加;河南共有2.5萬余名青年志愿者加入各地疫情防控隊伍;在上海,團組織迅速動員2.6萬名青年志愿者,累計上崗志愿者超過5.4萬人次;在吉林長春,3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機場、火車站等地開展卡點排查,累計測溫30余萬人次,消毒60余萬平方米。……青年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匯聚青春力量,在抗疫戰場上匯聚“星星之火”,送來萬丈光芒,點亮人們的溫暖。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在探索救國的摸索中,中國青年一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五四”運動,中國青年發現了自己的力量,從那時開始的100年間,中國青年滿懷對祖國的赤誠之心,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為人民戰斗、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
中國青年一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他們可以成為建設中國的中堅力量,是可堪當大任的。還記得十九大報告中寫到,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一代身系祖國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他們也正在用他們的行動回饋祖國和人民。
青年們,讓我們一起用奮斗書寫無悔的青春!用行動扛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重任。
講戰疫故事,鑄強國使命思政課觀后感精選篇4
一切為了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疫”講話語重心長、情深意長:“疫情防控是我最關注的問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本著對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采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短時間內,習近平總書記就疫情防控問題多次主持召開政治局常委會研究并作重要講話,依據疫情發展形勢,及時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救治進行動員和部署,在2月23日黨中央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再一次全面深刻分析疫情防控形勢,提出加強黨的領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時刻關注著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都作出口頭指示和批示,強調要把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各方面力量支持疫情防控作為重要保障,把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作為關鍵著力點,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為突出任務來抓;強調務必高度重視對醫務人員的保護、關心、愛護,落實防護物資、生活物資保障和防護措施,落實工資待遇、臨時性工作補助、衛生防疫津貼待遇,幫助他們解除后顧之憂。總書記對疫情防控的重視,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關心,浸透字里行間!
講戰疫故事,鑄強國使命思政課觀后感精選篇5
只要攜手并肩,沒有哪個冬天不可逾越;只要共同守望,沒有哪個春天不會來臨。此刻,春上枝頭,又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季節。
“戰疫中的大國擔當”是對人民的擔當。
農歷正月初一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會議,發出了疫情防控工作新的總動員令;中央與地方各級領導親臨疫情防控第一線督戰。這一切都表明,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時間,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發出擲地有聲的鏗鏘話語:千方百計維護人民生命健康,萬眾一心打贏疫情防御之戰。
“戰疫中的大國擔當”是對國家的擔當。
如果把當今世界所有有新冠疫情的地方比作戰場,那么,中國就是這個戰場中的第一線。“中國擔當”的直接體現,就是承擔起一線戰場的擔當,內防擴散、外防輸出,把絕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狙殺在中國境內。這個一線戰場的擔當,體現在中國不遺余力調配醫療資源,推動“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醫療戰線超強陣容的“國家隊”“地方隊”馳援荊楚,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依法采取果斷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措施,力爭做到應收盡收、不漏一人。
“戰疫中的大國擔當”是對世界的擔當。
在當下全球化的交通體系下,各國各地人口頻繁流動,接觸十分密切,這讓病毒擴散速度呈現顯著提升態勢,對戰“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戰;但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和公共衛生能力的不斷提高,又使我們戰勝病毒有了新的條件和基礎。
近日,在幾場國際性的新聞發布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對中國抗疫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充分信任:中國抗擊疫情的措施“令人印象深刻”,他堅信中國一定能夠消除疫情、取得勝利。
中國戰“疫”,體現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突顯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對世界的責任與擔當。中國戰“疫”,不僅是為自己而戰,更是為世界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