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大片,慕名而觀的人不計其數;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怎么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篇1】
在《流浪地球》的影片中,因太陽的枯竭,地球將遭遇滅頂之災。此時,人類數量銳減至35億。幸存的人們團結一致,金錢的概念和國家邊界模糊了,一個長達2500年的行星移民計劃被提出,進而開始執行并逐步推進。中國,在這個計劃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全球領袖主角。太陽枯竭,地球將要撞上木星,遭受滅頂之災。男主劉啟和妹妹以及爺爺在陰差陽錯中,加入了中國救援隊CN171-11,開啟了一段熱血沸騰而震撼人心的冒險。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句讓我們津津樂道的交委的提醒: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第一次聽,很多人都啞然失笑。之后再聽到,很多人卻心頭一緊,然后心塞難過。再次聽這段臺詞的時候,早已是物是人非,車上的駕駛座少了爺爺的身影,車上也永遠聽不到王磊隊長嚴厲而又為我們擔心的警告了。
還清楚地記得劉啟爺爺的臨終之語,記得爸爸的“非法喚醒”、爸爸隔著茫茫太空與兒子對話等情景。這些鏡頭無不令觀眾為之動容。在這些感天動地的細節背后,就有著亙古不變的先輩們的自我犧牲精神。妹妹韓朵朵全球廣播時,各國還未歸家的救援隊員紛紛跑去支援,路上一輛輛急轉掉頭的救援車,無不傳遞著人性的善良和溫暖。哥哥劉啟,在沖擊波快要來臨時,不顧自我的安危,去救從高處墜下的妹妹,也讓我們感受到這濃烈熱的親情。
在影片的最終,CN171-11救援隊的眾人和來自世界各地救援隊的人們,與時間賽跑,共同努力,點燃了木星,拯救了地球!
看了這部影片,一個詞一向叩擊著我的心靈,它就是期望。那么,我們又是否曾想過,期望是什么?我們是否每一次都握住了那一線期望?電影看到結尾,我也不由得的想起自我,有時候總覺得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余地了,倒不如放棄,卻從來沒有想過去創新,沒有去嘗試在絕望中探尋出新的期望,而是被困難和苦難和擊垮,選擇臣服于它們。莎士比亞曾說過:“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是呀,漫長的黑夜,會讓人感到害怕,會讓人感到孤獨和絕望,可不管這黑夜有多么漫長,只要我們堅持了,努力了,給自我爭取到一點期望,白晝也終將會來臨。
人應當生活在期望之中,就算以往的期望泯滅了,還會有新的期望的之火燃燒起來。如果一個人只管活一天算一天,什么期望也沒有,他的生命實際上也就停止了。《流浪地球》影片中的人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拯救地球任務失敗時,一開始大家都還活在支離破碎的夢中,不愿意去應對這個事實,不愿意去相信大家就要面臨死亡的結果,可是之后大家認清事實真相后,齊心協力尋找辦法,最終找到了一線生機,找到一絲期望,最拯救了自我,拯救了地球。這就是期望給人們的偉大力量。所以,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更應當懷揣著期望,朝更好的地方前行。
期望是什么?在我們這個年代期望是指引我們奔向遠方的路標,是即便在天涯海角也指向家的方向,是處在困厄之中仍然擁有對完美未來的向往與追求,期望是無比寶貴和無比強大的力量!
努力!就會有期望!有期望!我們就應當更加努力!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篇2】
“北京市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
每每想起這句話,便能想到劉啟開著車橫沖直撞的畫面......
你想象過太陽即將毀滅時人類將會如何應對嗎?在劉慈欣的著作《流浪地球》中,人類使用上百個助推器推動地球前行,尋找新的家園,同時設立空間站隨時指引地球的行進。
雖然這是一部科幻片,但淚點也處處存在。當所有助推器停止運作,各個國家展現出了非凡的團結能力,到處運送能使助推器再次運作的火石,以保證助推器正常工作。即使路上困難重重,生死未卜,也依舊在所不辭。
當地球極有可能與木星相撞時,劉啟一行人冒著生命危險點燃發射最后一顆火石,同時在空間站的劉培強中校(劉啟父親)的之后,強行停止休眠狀態請求上級幫助地球脫離危險,但聯合國卻坐視不管,停止了空間站對地球的指引工作。
“Moss,你這是叛逃!”
當劉培強中校氣急敗壞地說出這句話時,我感到了他骨子里強烈的、深深的愛國之情,最后,他不顧勸阻,帶著空間站30萬噸燃料,去與發射出來的火石進行“對接”,點燃了木星上的氫氣,憑借強大的沖擊波推開地球。而他,永遠地變成了宇宙中的一顆星星。
影片中,有不少人為了拯救地球而犧牲。我忘不了劉啟聲嘶力竭地呼喚命懸一線的爺爺時的絕望,忘不了韓朵朵在廣播中求助時的無奈,更忘不了劉培強義無反顧點燃空間站時的果敢......他們都是英雄,為保護地球而生的英雄!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篇3】
開學不久后,我們學校收視課時統一觀看了生態環保主題影片《流浪地球》。看完后讓我無比震撼。
《流浪地球》中的主要人物有劉培強、劉啟韓朵朵,韓子昂、李一王磊、莫斯,馬卡洛夫等
《流浪地球》主要講了太陽在不斷不斷地膨脹,預計幾百年后太陽系將不復存在,人們和用木星和先進的科學機器推動地球到4。2萬光年外,成功離開太陽采。
“希望是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這句話值得讓我們去體會,告訴我們從小就要有希望,哪怕有多困難,我們不去試試,怎么會有成果,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有夢想就有希望,你去試試,去拼搏,去努力,就有機會成功;如果你不去試試,怎么也不會成功。向著我們的夢想去努力奮斗吧,為我們的美好未來奠定基礎,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充實,越來越有趣。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想必大家對這向話并不陌生,這句話在電影里多次出現,具有一定的幽默性。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注意交通安全,道路有千萬萬條,但是安全才是第一條,我們要注意安全,開車時要遵守規矩,要小心翼翼,否則萬一出了事故,不止你痛,你的親人也會心痛,請大家要注意安全,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你沒有了生命,什么都將會沒有,珍愛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美好的話下去,讓自己有一個快樂的天地,時時刻刻都要注意安全,讓自己有一個安全的保障。
我們的地球在不斷變暖,會導致冰川融化,最終地球被毀滅。所以我們要保護好地球,讓地球變得美好起來,從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等等。二氧化碳是地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我們還可以多種樹,樹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氧氣。
讓我們來保護地球,讓地球變得美好,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篇4】
今年寒假,我大半時間都在老家。剛從老家回來的時候,爸爸笑著對我們說:“我們一齊去看電影《流浪地球》吧!這一部是吳京演的,肯定異常好看。”我們高興地連聲說好。
《流浪地球》開始演了。只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需抓緊時間離開地球,去另外尋找生存的空間,于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但這推進器需在兩千五百年后才能夠抵達新的家園。在此期間,人類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簽的人們才能住進去。聯合國在太空成立了空間站,將此計劃命名為“流浪地球”計劃。兩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過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場災難,許多城市的發動機停止運轉了,在三十多個小時后地球將會撞上木星,導致地球自行瓦解。他們的車被臨時征用為救援隊,和CN7-11救援隊展開了一系列的救援,當人們把全部發動機重啟后,聯合國和空間站宣布放棄人類,并播報:在七天之內,可和家人團圓,并進行最終的告別,空間站將會開始“火種”計劃,即帶著三億精子卵尋找新的家園。所有的人類都準備回家團圓了,可是兩位主人公和CN7-11隊想到了一個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點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動會將地球推理軌道,其中一位主人公韓朵朵向世界動員,叫靠近他們的救援隊盡快趕來幫忙,這么多人的努力以及劉培強所在空間站的犧牲,地球被推離了木星,地球最終得救了。
看這部電影,我的心一向和主人公緊緊地聯系在一齊,擔心著主人公的擔心,萬一地球真的被毀了,那我們怎樣辦?當事情得以解決,地球得救了,我的懸著的心才放下來,才覺得回到現實中來。雖然這部電影并不是真的,可是讓我明白了要對未來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要愛護地球,做僅有善沒有惡的人類,就算是真的被放棄了,可是我們只要出一點點力,說不定就成功了,必須要堅持不懈。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篇5】
小說作者劉慈欣在小說《流浪地球》里的一段話:聽著親愛的,我們必須堅持期望,這不是因為期望必須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今日只需要擁有期望,期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與寶石,不論我們能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碌碌又一天是為記。下頭就是我看《流浪地球》的幾點感悟:
1:太陽不再照耀大地,所有高樓大廈傾塌,人類在地球上建立的世界,幾代人的努力就這樣毀于旦夕。人或逃到天上,或逃到地下,人類追求財富的方向和成功的目標就這樣無可奈何地改變。回頭看,過去曾有過進工廠,繼承父母的工作,吃大鍋端鐵飯碗的時代,然而在幾十年中,以往異常榮耀的選擇和身份變得沒有意義,下崗、內退,好多工人重新謀取生路。二者之間可有共同之處?沒有一成不變的成功,也沒有什么會具有永恒的價值和持續耀眼的輝煌。由此看,太陽不能照耀大地,只是人類生存中經歷的一次損失慘重的巨大變革而已。
2:進入地下城,是需要搖號的,是喜悅還是悲哀?但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卻能擁有一把不用搖號的鑰匙,它能夠救自我的兒子,也順便救了自我的岳父,這說明什么?在地球存亡的最終殘酷時刻,能擁有選擇權,是不幸中的萬幸。到最終,他還能夠選擇犧牲自我拯救兒子,也順便拯救了地球。也許很多人,只能看著泥石俱下,自我和家人無可奈何,唯有哀嚎。強者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本事讓你能夠決定自我做什么。
3:人類在什么時候,除了珍惜家人,還需要有共患難的朋友,朋友是懂你的那個人,是俄羅斯人老馬以他的犧牲成全了劉培強的選擇。是隊友的犧牲和共同的努力,實現了隊長一路為挽救杭州發動機站做出的努力,所以我們必須要將戰斗力超強的隊友聚集在一齊,才能打敗比神還厲害的對手。
4: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因為爺爺會開稀奇古怪的車,所以孫兒也懂一些。因為爸爸是航天工作者,兒子也懂得許多航天理論。環境的熏陶很重要。為人父母者,總要堅持往前走。
5:技術的改革就像大海因為潮汐產生的巨浪,一浪之后一浪劈頭蓋臉殺過來,站在浪上操控浪的人,才不會被浪打死,稀里糊涂的人,會被浪莫名其妙卷走。亦如建國初期的百廢俱興,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到技術時代的來臨,進而通信時代的高速發展,每一次變革成就了許多人,也卷走了許多人。人啊!什么時候都不能閉門造車,要有學習的本事,要有改變自身理解新事物的本事。
6:再冷酷的人,沒有了愛和期望,都活不下去。電影里每個人的堅持和努力,皆因心有所系心有所愛,家是他們心里的燈火。給予他們飛蛾撲火的力量,愛是擁抱他們的溫暖懷抱,讓他們竭盡全力地付出。
7:地球最終被拯救,皆因所有人都想活著,僅有目標一致利益一致,才會有絕對的團結。任何時候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最終一搏。
8:每個活著的人,只要活著,皆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