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觀后感800字高中
科幻小說《三體》是比較火的一部國產科幻小說,且已經影視化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三體》觀后感800字高中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體》觀后感800字高中(精選篇1)
在我們身處的這顆蔚藍色星球之上,人類文明創造出了種種的“奇跡”,這無疑也是使我們感到自豪的事情,而《三體》卻給了我們另一個視角,將人類從通常的食物鏈頂端的強者下放到被征服者的視角去去思考,其結果引人深思。
故事的背景設定在___期,這正是人性和人的個體需求被扭曲、被忽視的年代,主人公葉文潔的父親在批斗中被活活打死,母親和妹妹為了自保,也與父親劃清界限。與此同時,軍方探尋外星人的計劃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深刻體會到人性罪惡的葉文潔在接到外星人的信息后,作出了對人類的超級背叛,在想外星人發出信息的同時,她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與大多數科幻小說不同,《三體》帶給我的更多的不是對未來科技的向往,而是對人類自身的反思。故事中地球叛軍的兩位領袖:葉文潔和伊文斯,都是認識到了人類的丑惡本性才背叛了人類,而將改造人類文明的希望寄托在外星文明身上。葉文潔看到了父親遭受迫害和母親的背叛,她看到了人性的自私與丑惡和人類的卑鄙本性,在強大的政治壓力面前,無人敢說真話,為了自保,不惜出賣至親。人性之脆弱、之罪惡在此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對于伊文斯而言,他看到了人類科學飛速發展對其它物種造成的極大破壞,而他多年環保的努力卻只是淪為當地人牟利的工具,這又是怎樣的悲哀呢?
然而,與他們理想相去甚遠的是,比地球文明科技水平更高的三體文明并沒有更高的道德水平,他們只是將地球作為侵略和征服的對象。在他們眼中,人類就像蟲子一樣,殺死蟲子并沒有什么罪惡,只是社會發展的一個手段罷了。
文明的自身道德水平或許與發達程度并無關系。相反,無道德底線的高科技文明更可能對其他文明造成滅頂之災。就如同人類歷史上的兩次世界大戰一樣,科技發達的德國有領先的科技作為支撐,自身的野心不能得到滿足,所以開始了擴張的步伐。
人類之間的戰爭給人們帶來是災難,其實更容易被忽視的是人類對其他物種的破壞,工業革命是人類社會飛速發展,卻也使其它物種遭到毀滅。在人類的視角看來,毀掉一片森林或許沒有什么,但是這只是站在征服者的角度,或許,如小說中一樣,將人類置于被征服的一方,那種絕望才會讓人們真正醒悟。
在我看來這部科幻小說,與其說是科學幻想,不如說是對科學的反思。科技的發展已經讓人類擁有了征服宇宙的野心和信心。如果人類沒有一個與自身科學發展水平相符的道德底線制約,那么對于宇宙的探索,也許并不能給人們帶來想象中的益處。道德律令與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的沖突,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三體》觀后感800字高中(精選篇2)
《三體》是一篇科幻小說,這是我從未看過的小說題材,但朋友強烈推薦我就翻來書本看了。第一次花了2個小時只看了20多面,很慢,因為里面有很多生澀的詞匯和我不理解的內容。但第二次當我讀到王淼進入《三體》游戲時,游戲里面的內容真的吸引到我了。
《三體》游戲中出現恒紀元和亂紀元,在亂紀元中人們為了躲避寒冷或是酷暑,會自動脫水,變成干纖維,還可以折卷攜帶著,放入干倉,等恒紀元出現時就放入水中浸泡就可以活過來了。有的放在干倉在亂紀元中被老鼠咬斷手指的,咬到腿的,等活過來后還在河里哭。讀到這里真的覺得很有意思,作者的想象力真的太令我驚訝了。
王淼在拍照沖洗照片時出現的那串幽靈倒計時也是很科幻的。隨著王淼為了解決這個倒計時的問題,慢慢接近科學邊界這個組織,再在《三體》游戲中得到的啟發,和紅岸基地成員葉文潔的描述,謎底慢慢的揭開了。
葉文潔經歷了革命,親眼看著父親被打死,再到后來在大興安嶺被陷害而入獄,最后楊衛寧和雷志成把她帶到了紅岸基地,開始了外星文明項目的研究中。葉文潔發現了有外星文明,他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他希望外星文明能來這拯就地球文明。在遇到伊文斯后她開始成了地球三體活動的領導人。同時,在三體世界里,三體人也是進行著自己的文明和科技發展,想占領地球……
《三體》是游戲,《三體》是另一個星球的名字,地球三體運動是地球上反對地球文明組織的一支叛軍。文章中很多詞匯和科學知識是我根本不懂的,但不影響我對文章故事的喜愛。前面很多的疑問在后面的內容中慢慢得到答案,很喜歡史強的終極定理:邪乎到家必有鬼(有人搗鬼)。
一直都覺得科學家真的很偉大,很神秘,還是那種代代相傳的職業。文章中人物都是物理,數學,天文,軍事等科學家,是我連想象都想象不出來的領域,每每讀著,就感嘆作者不愧是高級工程師,不然也寫不出這樣的內容來,想象力也是驚人的,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三體》有三部,我只看了寫第一部,想看后兩部,想知道最后地球和三體如何了。又不想看后兩部了,對于我來說,很多科學知識真的很晦澀難懂,后兩部的科學知識是不是更多了?
《三體》觀后感800字高中(精選篇3)
《三體》的引人入勝沒有讀過的人是很難體會的。從前我對宇宙的認識,除了星空還是星空,無非就是恒星、行星和星云組成的大大小小的星系。人類是這浩瀚宇宙中的唯一,我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更沒有想過有一天外星生命會“光臨”地球。這一切在《三體》中都出現了,《三體》將我帶入一個全新的宇宙,還讓我見識了一個不同的人類社會。
“有時候下夜班仰望星空,覺得群星像發光的沙漠,我就是一個被丟棄在沙漠上的可憐孩子……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里的偶然。”這是其中的主要人物葉文潔所說的一句話。從科學的角度說,以地球如今的文明程度,或許真的不具備探索遙遠宇宙的能力。我們目前對宇宙的認識只是極其淺薄的。如果真的有高級外星生物的入侵,或許人類連組織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這是人類所面臨的危機,也是使得人類不斷向前發展的最強大的動力。
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的渺小,必須認識到宇宙的殘酷和無垠。因為我們的微不足道,我們才有更加奮發圖強的必要,危機意識是個人包括集體以及國家長盛不衰的必要因素。放到宇宙這個大世界里,危機意識也是一個星球文明長盛不衰的必備條件。
從這本書中,我更深刻的認識到人性;人性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捉摸的東西之一,有關人性的討論和思考在人類社會已經持續了數千年之久。是非對錯,黑白善惡具有相對性,這讓人性顯得更為復雜。《三體》中所描寫的全人類與個人之間的取舍:羅輯的個人享樂被舍棄合乎情理,而程心與云天明的愛情被摧殘的觸目驚心就很難讓人接受,大多數人所謂的“為地球文明的延續”更讓人心寒。
《三體》引發的我對于生命的思考:有時覺得生命珍貴無比,重如泰山;有時候又覺得生命是那么渺小,不值一提。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人類不應該安于現狀,在獲得一點點的自由之后就迷失自我,開始爾虞我詐,毫無人性可言,在紙醉金迷之中忘記了宇宙的殘酷。我們應該去創造新的歷史。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我們應該在歲月長河里那有限的時間內去創造無限的價值,生命和命運都可以由自己決定。
《三體》觀后感800字高中(精選篇4)
即使身處無盡的黑暗深淵,也要記得抬頭仰望星空。——題記
從小到大我讀過的書籍不在少數,但像《三體》這樣帶給我強烈期待的還真不多,回顧地球往事,進入黑暗森林,直到死神永生,仿佛這些都是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一般,每一段情節都還歷歷在目。
剛開始接觸到《三體》這本書時,我完全看不出來這竟是一本科幻小說,因為這其中不僅蘊含著大量深層的科學知識,又與實際現實相結合,就像一面鏡子,更深刻地映照出人類自身,讓人覺得這是一部比現實更真實的小說,近乎完美地把中國五千年歷史與字宙一百五十億年現實融合在了一起,在眾人面前展現出了一種邏輯嚴密而感情充沛的科學幻想。
《三體》它將遙遠的異世界帶到了眾人的面前,以客觀又抽象的角度試著去揭開守宙的神秘面紗,將人類的靈魂暴露于冷酷的星空中。的確,對于未知的事物總是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我們無法提前預知即將到來的事物是好是壞,但是想要前進就必須勇敢地向前邁出這一步。這就好比是世界的法則,適者才能生存,一直停留在原地終究會被淘汰。
勇于探索至關重要,但充分的準備也必不可少,講普遍一點就像是與人交流要注意形象,考試之前要注意復習等。而三體只不過是將這個道理用在了生存上,更加能夠引起人們的注意。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的兩敗俱傷說到底都是因為心靈的陰暗,如果說人類和三體人能夠放棄自己貪婪的欲望,或許都能夠迎來一個美好的結局,可現實總是容不下后悔的,所有人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或許穿宙真就如同一片黑暗森林,每一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手,但是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讓自己重新檢討這個行星之上及這個行星之外的一切審美觀,做好準備迎接真相的到來。
《三體》沖去了我對傳統科幻小說的理解,以一種悲劇性的結局改變了讀者的世界觀。但它也給我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如果不能進步就只能被超越,唯有不斷挑戰極限,才有機會堅持到恒紀元的到來,這難道不是任何一種競爭中的準則嗎。失敗并不會抹去所有,就像三體的百余次重生一樣,每失敗一次都將為成功奠定基礎,從困境助中重生,在順境中發展。亂紀氣的磨難總有一天會過去,我們要做的除了祈禱還有堅持,因為除了亂紀元剩下的都是恒紀元。
如果要問我什么書比《三體》更精采, 我的回答是下一本《三體》。
《三體》觀后感800字高中(精選篇5)
《三體》讀后感
前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是三體的粉絲,他看完第一本后就深深入迷,可是第二版還沒有出版,奧巴馬直接命令手下的人去出版社復印原稿,當奧巴馬看完三體后,感慨道:我曾經認為我當上美國總統很厲害,但看完這本書后,才感到我在整個世界,整個宇宙的渺小。《三體》到底有什么獨具匠心的地方吸引人呢?
《三體》講述了一個漫長的時間故事,___時期,大學生葉文杰目睹身為物理學家的父親被紅衛兵殘暴打死,而母親和妹妹還充當罪人的一員,這讓葉文潔對親情和愛情充滿了絕望,又一次背叛后,她的心已如死灰一般,這時,她被帶到了紅岸,最終知道紅岸驚人的存在意義:搜索外星文明,他對太陽發出了來自地球的第一聲呼喚,被闖入茫茫宇宙。三體文明在生存艱難時接收到了這聲呼喚,并且趕來。人類預計,將在四百年后到來,葉文浩在世界范圍內組建了一個團體,一群對人類絕望的人在一起,為迎接三體人做著準備。因為人類的唯一優勢—思維不透明,聯合國指定了“面壁人”,可以無目的的動用地球上的一切資源。唯一出乎意料的人選,是一個來自中國的花花公子羅輯,只因為羅輯與葉文潔的一番對話,而知道了自己都會看出的秘密,于是三體人指明要殺他,羅輯發現了黑暗森林理論,并進入冬眠,等到醒來,自大的人類完全不可以抵抗,羅輯,用發送坐標威懾刪了三體人,于是暫時太平。
這是前兩部的內容,為第三部唯美壯麗的愛情,寬闊的四維空間,文明的輕易毀滅,自大、自以為是的母性做下了鋪墊。
一場意外,云天明被心愛的程心將大腦送到三體人處,之前,她送了程心一顆星星,程心冬眠醒來后,自以為自己的母愛光輝,可以保人類平安,太平盛世中無知的人們也認為她是“圣母”,而三體人看出她意志不堅定,在她成為執劍人之后,立即進攻,程心沒能做出那屬于毀滅性的舉動,錯失了機會,三體人能對人類做出了殘忍的舉動,人類也自相殘殺。
銀河系人類的“萬有引力號”做了程心未完成的事,三體人落荒而逃,云天明用一個童話給程心帶去了三體人尖端科技的秘密,而愚蠢的人類命令違反法律研究光速飛船的韋德交出反物質子彈,當太陽被二維時,只有程心得以成功逃離,卻又還錯失和云天明的最后機會。而她從黑域走出時,是云天明送給了她一個宇宙。
《三體》這本書我認為不僅僅能歸屬到科技領域,而是凌駕于所有科目之上的,它豐富了我們的想象力,打開了腦洞;告訴我們人類的缺點,客觀的剖析了人性,社會;能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人生的意義。最后我用科幻作家何夕對大劉的評價結束本文:劉慈欣是一個冷漠的宇宙觀察者,冷酷的道德評判者,再加上一個冷靜的思想者。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偉大的作品,這就是劉慈欣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