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
好作文的語言表達準確、流暢、有文采,能夠讓讀者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作者的表達技巧。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本文為你提供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寫作技巧和示例!
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篇1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十分熱鬧。
端午節是因為秦國和楚國發生了戰爭。秦王要求楚王去談判,屈原勸楚王不要去,可是楚王不聽。還將屈原逐出國,后來,楚國被滅之后,屈原憂憤地跳進了汨羅江,百姓為了懷念屈原,將糯米包成粽子,投入了江中,希望魚群吃米而不傷屈原身體,后來演化為端午節,所以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節里很多有趣的活動:比如賽龍舟、吃粽子、包粽子等等。其中我最喜歡包粽子了。端午節那天,我早早地起床幫媽媽包粽子,我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把粽葉卷成筒狀。用手握著粽葉,然后舀些糯米放在粽葉里面,把多的粽葉包起來,再用繩子捆住粽子,一個粽子就在我手里誕生了。可是,好景不長,當我準備去蒸的時候,粽子下面突然有了一個洞,糯米像調皮的娃娃全漏出來了。
我很失望。我去問媽媽:“媽媽,我明明已經包好了,為什么還會漏出來呢?”媽媽笑著說:“你把粽葉卷緊點。”我照著媽媽說的做,果然成功了。包出來的粽子又大又好看。不一會兒,粽子就蒸好了。我揭開鍋蓋,一股清香從鍋里飄出來。我從里面拿出一個來,“好燙!”我發出一聲怪叫,丟回了鍋里,等粽子冷了,我拿出一個粽子。解開繩子,剝開粽葉,我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糯糯的,真好吃!
端午節真有趣呀!
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篇2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最有趣要數劃龍舟了。中午我們吃完飯,就去國際會展中心附近看龍舟賽。只見河岸上人山人海,大家都熱情高漲地等待龍舟賽開始。由于我個子小,根本看不到,爸爸就抱著我擠到人群中去。
哇,江面上可熱鬧了,有好幾條龍舟,其中有一條最引人注目。船上隊員全是女,她們穿著整齊服裝,神采奕奕!忽然,女子龍舟隊上有一位阿姨在向我揮手,這是誰呀?仔細一看,原來是舅媽。舅媽坐在龍頭上扛著大旗,可威風了!比賽開始了,沒一會兒,舅媽那一隊就落后了,我和爸爸一直為她們加油助威。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們齊心協力,劃得很有節奏,快到終點時超過了男子龍舟隊。而男子龍舟隊由于太緊張,鼓聲大亂,最后還翻船了。女子隊贏了,我們也為她們歡呼,喝彩!
這真是個難忘端午節,我真希望我快點長大,也去參加龍舟大賽!
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篇3
又逢端午——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一天,在祖國的每個地方都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
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相傳,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了尋找他,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此后,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這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據說,比賽時,岸上人山人海,彩旗飄飄,鑼鼓喧天,江里萬箭齊發,百舸爭流,龍舟全體隊員配合著船頭的鼓點,齊心合力,奮力搖漿向前。。。。。最先到達終點的當然就是勝利者啦!想象一下,都覺得賽龍舟場面宏大,氣勢磅礴,如果有機會,我一定到現場去觀看比賽,如果可能的話,我還想上龍舟與其它船隊較量一番呢!
包粽子也和屈原有關,百姓們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后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每年這個時候,爺爺都會買來粽葉、糯米、蜜棗和各種各樣的豆子,把糯米和豆子洗凈泡好,爺爺把粽葉平平地鋪在桌子上,將一邊輕輕卷成漏斗狀,在下面放上一層米和豆、再放三、二顆棗進去,然后用米和豆蓋好,用粽葉把口包住后用馬連草繩把粽子捆住。包出的粽子棱棱角角,十分耐看。我在一邊看著爺爺流暢的動作,真是佩服極了,也想學學這門手藝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為了驅邪避惡,家家都灑掃庭除,懸掛艾草。姥姥在這個時候也會到集市上買回艾草,放置在門后、床下,新鮮的艾葉會散發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很好聞呢!雖然這樣做有些迷信的嫌疑,但是那是姥姥美好的心愿,她希望我們一家人都能身體健康,幸福地生活,我們怎么能拒絕她這樣衷心的祝愿呢?
又逢端午了,不管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渡過,我都希望在這個美好的節日里,所有的人都能實現心里的愿望!
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篇4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兩千多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因此自古沿襲下來的習俗至今不變:吃粽子、劃龍船……
一到端午節,我就想起那小小的粽子。外面裹著一層翠綠的竹葉,濕漉漉的身體掛著水珠,三角微微翹起,外觀就會讓人頓生清爽!
粽子的花樣、品種繁多。我見過的有紅棗餡兒的,花生餡兒的,咸肉餡兒的,豆沙餡兒的……真是應有盡有。比如我吃過的糯米紅棗餡兒的,外面散發著竹葉的清香,剝開竹葉白里泛紅、油光發亮的餡兒,真是讓人不忍下口,但是又讓人禁不住咬下一口,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吃粽子是飽了口福,而劃龍船則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每到端午劃龍船的比賽可精彩了!舵手把舵,掌握方向,眾人劃槳,百舸爭流,萬船飛渡,鑼鼓喧天,喊聲陣陣,那種場面真是叫人熱血沸騰!
啊!多么快樂的端午節。
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篇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能吃到外婆包的粽子。她先買來優質的大米,再找來粽子葉。首先,把粽子葉放在鍋里煮。外婆說:“葉子煮煮就能發出香味。”外婆又把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
然后,開始包了。拿兩三個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再把大米放到葉子里再拿一根粽葉包住頭部,不讓大米漏出來,最后用線把粽子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直到包好為止。
最后,外婆把粽子放到鍋里煮。幾個小時后,香甜可口的粽子,終于出鍋了。
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篇7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粽子,掛艾草,縫香包。
我正在計劃我的端午節作息時間表,媽媽卻跟我說:“女兒,爺爺叫我們回老家過端午節。”我擺著一張臭臉不想去,媽媽說:“我也不想回去,回去家里破亂不堪,如果你奶奶在就好了。“
話音剛落,爺爺便打來電話。
“喂,是爺爺嗎?”
“孫女呀,端午節回來嗎?“
我支支吾吾的說:”看時間,有空就回來。“
“太好了,我還買了粽葉,糯米......”
爺爺嘮叨個不停,我以信號不好為借口掛了電話。
我在家自娛自樂,玩的不亦樂乎。爸爸媽媽也買了粽子回來,一家人坐在沙發上,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其樂融融。“篤篤篤”傳來了熟悉的敲門聲,我打開門,是老家的三老爺來了,爸爸媽媽出來迎接,叫三爺爺進來坐,三爺爺遞給我一大包粽子,說這是爺爺包的,他本以為我們會回去,包了很多粽子,打電話給我們,卻沒有接,便叫三爺爺個我們送來。還說自己身上臟,怕弄臟了我們的屋子,所以沒有來。我們邀請三爺爺進來坐,三爺爺說自己還要回去陪遠道而來的孩子過端午節,說完便匆匆離去。我們一家人堵在門口前沉默了半天,面面相覲。拜拜拿出手機一看,爺爺打了好幾個電話,拜拜剛準備打回去,爺爺便打來了電話:“喂,是兒子嗎?我托三爺爺給你們送粽子來了,我知道你們忙,不用回來了,記得嘗嘗我包的粽子......"
我吃著爺爺包的粽子,思考著,我終于明白了,這就是那如山般的父愛,像一本書,的仔細鉆研捉摸;如一首歌,的認真聆聽;似一塊珍寶,一定要細心呵護,好好珍惜。爺爺,以后逢年過節,我們一定回家!
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篇8
一早起來,聽到門外傳來一陣陣歡笑聲。啊,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呀!
剛吃完早飯,媽媽就提著一大籃東西。我一看,是紅棗、糯米。“媽媽,要包粽子嗎?”媽媽溫柔地說:“都說自己包的粽子好吃,今天我們去奶奶家包粽子。”“太好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急忙幫媽媽提籃子前往奶奶家。
來到奶奶家,奶奶開心地說:“你倆來了,美煥,奶奶教你包粽子,好不好?”“好呀,我早就想吃自己包的粽子了。”我卷起衣袖,準備大干一場。奶奶先拿了兩片粽葉折成小碗形狀,“一頭要余出一些粽葉。”奶奶提醒我。再把糯米、紅棗用勺子舀進去,最后把剩余的粽葉折疊起來,用繩子均勻地把整個扎住,一個粽子就完成了。我折了好多次才折成一個小碗形狀,包完一個粽子都已經感覺精疲力盡了。看著奶奶、媽媽不費吹灰之力就包了幾個粽子,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加快了速度。哎呀,粽子全散開了,原來繩子沒扎好。我只好重新包一次。
媽媽捧著一大鍋粽子去廚房煮粽子了。大約一個小時,一陣陣香味飄來,整個房子都是粽子味。我大喊:“媽媽,我的肚子唱歌啦,粽子好了嗎?”過了很久,終于聽到媽媽喊:“開吃了!”一打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面而來。吃著香甜的粽子,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真是苦盡甘來。學習不也一樣嗎?只有付出辛苦的汗水,才能收收獲美味的果實。
這個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很開心。
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篇9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開始包粽子。
我從來沒包過粽子,于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折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盡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著媽媽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后將余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后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著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里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盡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齊地擺在鍋里,把鍋簾壓在粽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順著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系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后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征著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里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終于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慶祝端午節作文模板小學作文篇10
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此清晰地刻在我的記憶里。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更偏愛端午。我享受它深沉的韻味。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它如約而至。在那一天情景動人,別具情趣。
我喜歡端午的意境,喜歡那源遠流長的歷史。相傳戰國時代,秦楚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懷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屈原,胸懷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懷著難以抑制的悲憤寫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屈原在流放途中聽說楚國已敗,萬念俱灰,投入汨羅江自盡。百姓聽說后,自發打撈屈原尸體,為避免魚蝦撕咬屈原,人們紛紛拿粽子投入江中。“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我喜歡端午的意境,喜歡那豐富多彩的習俗。每年端午一到,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掛上幽香撲鼻的艾葉,村村寨寨都要舉行激動人心的龍舟比賽。賽龍舟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急鼓聲中人們劃著刻成龍形的獨木舟,既娛神又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半娛樂性的節目。龍舟張燈結彩、來往穿梭,真是“賽龍奪錦,鼓聲催發健兒奮。端日弄波,漿拍浩湯舟隊威。”
我喜歡端午的意境,喜歡那花樣繁多的粽子。據記載,春秋時,用菰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食品。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甚至還用做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直至今日,五月初,家家都要包粽子,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我愛過端午,因為那源遠流長的歷史、豐富多彩的習俗、花樣繁多的粽子。但愿歲月不會沖淡它的傳統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