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
寫作文可以接觸更多的信息和知識,從而達到開闊視野,拓展自己的認知范圍的作用。怎樣寫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這里提供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分享,供大家參考。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1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歷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的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我們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比賽現場。
好家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頭型的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于輪到李奶奶上場了,我們懷著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卷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后,左手拿著卷好的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后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2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著石頭自投舊羅江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家家戶戶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舊羅江,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彩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老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著老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老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老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行的樣子,然后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老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粽子了啊,后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老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鐘粽子也煮熟了,老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3
還記得一次難忘的端午節,前一天,老師讓我們明天每人用小盒帶幾個粽子以及跟端午節有關的物品,因為,明天就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但東吳一帶的端午節來歷不是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而吳越地區以龍舟競賽,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上午第二節課,老師帶領我們去二樓的科學實驗室去過今天的端午節。
首先,老師讓我們全體排成一路縱隊,來領取端午節的小禮品,獎品是手鏈。我們每人領完獎品之后,都開心地對老師說了聲“謝謝老師”。之后,老師又組織同學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物品開始吃粽子,頓時,整個屋子里面飄滿了粽子的香味兒。
為什么這么香呢?我環顧了一下四周,原來同學們帶的粽子有大棗味兒的、有帶肉味的、還有帶蜜棗餡的,還有的帶全糯米的……總之,我估計一定數不勝數,很美味。
有的時候,同學們還搶著給老師品嘗好吃的粽子,讓老師也加入到了節日的氣氛中來。
我們快吃完的時候,同學們還一起分享了自己帶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然后老師又讓我們把帶來的雞蛋、鴨蛋、鵝蛋拿出來,在小組內磕一磕,最后再把幾個獲勝的互相磕一磕,最終的勝利者就是今天的雞蛋王、鴨蛋王和鵝蛋王。
最后,我們全班在第四節課下課的時候,離開了二樓的科學實驗室。
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可真好啊!真讓人難忘!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4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床了。因為伙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伙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著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游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和“防御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粽子,并且說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粽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粽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把做好的粽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為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所以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天。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5
過個別樣的端午節,一直是我期盼的,沒想到今年就夢想成真了,大家隨我來看看吧。
早上一起來,便是美妙的讀書會,主持人就是程世龍。第一環節是好書介紹,大家都是開開心心地介紹好書。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小升升介紹的《大森林與小木屋》。聽著小升升的講說,我也不禁的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這本書。我介紹的書,就是《紅脖頸的林中悲歌》,書中的紅脖頸十分感人,臨死前也沒有忘記兒女。在講的時候,我特意突出了愛與奉獻的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陣子的緊張:“一定要堅持住啊。”除了最后的結尾稍有倉促,我這次介紹還是很成功的。
接下來又是介紹端午節的故事,大家紛紛發言。當然了,都離不開屈原。其實端午節應該是南方少數民族先開始過的節日。但是,這次關于端午節的小故事介紹還是令我大開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第三環節,自然是重頭戲——才藝表演。我之前也沒有準備,一到這個環節,腿肚子可有點轉筋。好不容易想起來一個好辦的才藝——講評書。因為平時天天聽評書,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記住了,就給大家說了一點百年風云的開頭,還真獲得了成功。
讀書會結束后,就是瘋吃的開始了。先是兩盤開胃西瓜、后是程世龍母親包的粽子、然后可樂雞翅,大家吃到興頭上,大人們包的餃子也熱騰騰的出鍋了,又是對著餃子一頓風卷殘云,摸摸舒服極了的肚子,不由得感嘆道:“真乃美味耶。”飯后就開始玩了。快樂一心給大家一人發了一根五彩線,戴在胳膊上,還別說,真有端午節的味道。程世龍最夠意思,成功的當了主持人不說,還給大家準備了不少筆,拿在手里,更是美得合不攏嘴。
玩了一會兒,我們決定學一段英語,內容當然是關于端午節的知識了。還是表姐想的周到,在網上找到了一篇美國日報關于端午節的報道,給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
怎么樣,這個端午是不是很充實,既吃的美,又玩的.開心,最重要的是還學到端午節很多知識,真是別樣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6
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大早,奶奶就在家門口掛上了艾草,一股濃烈的香氣撲鼻而來,據說,這樣做有驅魔辟邪的功效。
奶奶還給我買了一個“特別的蛋”和一個蛋袋。這里又有一個傳說了,傳說端午節,瘟神會溜到下界害人。受害者多為小孩,輕則發燒厭食,重則臥床不起。做母親的對此十分心疼,紛紛到女媧娘娘廟燒香磕頭,求她消災降福,保佑后代。女媧得知此事,就去找瘟神說:“今后凡是我的嫡親孩兒,決不準許你傷害。”瘟神知道女媧法力無邊,不敢和她作對,就問:“不知娘娘下界有幾個嫡親孩兒?”女媧一笑說:“我的孩兒很多,這樣吧,我在每年端午這天,命我的嫡親孩兒在衣襟前掛上一只蛋袋,凡是掛有蛋袋的孩兒,都不準許你胡來。”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見孩子們胸前都掛著一個小網袋,里面裝有煮熟的咸蛋。瘟神以為這都是女媧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動手。
從此,端午掛蛋兜吃蛋之習俗逐漸流傳開來,并且成為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端午節還有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傳說這就和屈原有關了,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愛國詩人,當他在外流放得知自己的國家已經滅亡時,非常悲痛,懷石投了汨羅江,老百姓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就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身體,老百姓就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就這樣,這個風俗習慣也流傳了下來。
前幾天,我們的老師還教我們吟誦了屈原的作品《橘頌》,我們全班同學都懷著深深的感情來學習。端午節這天,團圓的時候,我還在飯桌上哼了一段,大家都說好呢!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我們要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7
端午,中國人都知道的。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一早起來,站在院里活動身骨,然后在耳邊掛上一脈不知名的植物,那個植物有一種攝人的清香,睡意不知不覺都被卷走,腦中只有一股清風在環繞。
那時候還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么用處,但是聽爺爺奶奶說過,那是一種可以避邪的草藥,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的。
你也千萬別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門,看到家家戶戶上掛著的都是那種植物,在門窗上,在小屋中,整個小城迷漫著這種清香的氣味,令人心曠神怡。
中午的時候,我們孩子們可高興了,因為我們可以吃鴨蛋了。
你別認為鴨蛋沒什么,你得記住,那一天是端午。
沒錯,端午的鴨蛋是很特別的。
這些鴨蛋是以我上文說的藥草煮出來的,那藥香再加上鴨蛋本身的香味,別提多誘人了,而且,鴨蛋也因為藥草的浸泡,全變成了青黃色,看著都讓人眼讒。
兒時手比較小,想多拿鴨蛋卻拿不了幾個,所以總是用毛線織成一個絡子,然后用一個個裝在里面,掛在胸前,這當然不好看!但當時卻是我們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掛久了,我們一高興,便掏出絡子里的鴨蛋,吃了。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其它都不碰破。吃光里面的蛋黃蛋白后,便用清水洗凈。晚上一到,便鉆進竹林中,抓幾只螢火蟲,放在蛋殼中,在上面蓋一層薄羅,封好。螢火蟲便在里面一閃閃地亮,很是燦爛!
現在長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會再有兒時的端午吧!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8
又快到端午節了。每到端午節,就會有很多美味,讓我一想起來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端午節的前一天,外婆會把糯米放到一個臉盆里,再給臉盆加滿水,把糯米泡起來。第二天早上,我發現米寶寶在臉盆里吸飽了水,變得又白又胖。外婆說,這是糯米在發酵!外婆又把去年存下來的粽葉放在鍋里煮了一下,然后就開始準備包粽子了。外婆把粽葉圍成了一個兜,接著把洗好的糯米和紅棗放進粽葉兜里,再把剩下的那一半粽葉蓋在米上,最后用線緊緊地把粽子扎結實,一個漂亮的四方紅棗粽就做成了。就這樣,外婆又做了很多個粽子。然后,媽媽就把粽子放到鍋里煮。終于,鍋里飄出了糯米和紅棗混合的香味,我饞的直吞口水,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粽子好吃了嗎?”媽媽說:“馬上好!”粽子終于煮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著甜甜糯糯的粽子,滿足極了!
除了粽子,端午節的晚上還會有一頓豐盛的晚餐,有涼拌黃瓜、清蒸黃魚、紅燒黃鱔,還有咸蛋黃燒南瓜。媽媽明明說有五黃啊,為什么只有四黃呢?還有一黃是什么?我去問媽媽,媽媽說是雄黃酒,據說喝了可以驅邪避毒的。不過,媽媽又說:“現在好像找不到雄黃酒了,所以我們就用黃酒代替,反正也有黃,一樣可以讓我們身體健康的!”我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各種習俗,一邊吃著豐盛的晚餐,真是幸福極了!
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9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最具特色的要數端午節。濃濃的粽香,歡樂的加油聲從龍舟上飄來。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節。
說起端午節,最令人興奮的是包粽子。記得有一年端午節,我們全家都來包粽子,可熱鬧了!第一個出場的,便是我們家的主力骨——媽媽。只見她手拿三片棕葉,把它轉成一個圓錐形,再拿一個勺子添上生米,嘿!還別說,可真有種端午節的氣氛呢!媽媽熟練地把粽葉多余的部分折起來,再纏上粽線,瞧!一個小小的“特種兵”,多么可愛!我們也迫不及待的模仿著媽媽的樣子,包了幾個粽子。當媽媽看到我們給她包的“驚喜”時,簡直笑到直捂著肚子,可不是嘛!這哪里是粽子啊!有的像個方盒子,有的像個“金字塔”,有的像小雞蛋------最好笑的是弟弟包了一個“粽子”,足足用了六片棕葉呢!里面只有一小勺米,外面包滿了棕葉,并用線密密麻麻的纏滿了,雖然看起來不大不小,剛剛好,可里面卻只有一小口粽子,真是名副其實的“外強中干”呀!
當媽媽在蒸粽子時,我和弟弟等著吃粽子,而爸爸滔滔不絕地講起了粽子的來歷。原來在戰國時期,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是楚王的重臣。當時楚國和秦國的關系并不和諧,不久,秦國攻占了楚國的一座城池,又派使臣去楚王議和,屈原看出了秦王的陰謀,告訴楚王真相,但楚王非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了郢都。后來楚王因為不聽,卻死在了秦國。屈原知道楚國將要滅亡時,萬念俱灰,跳入了汨羅江。人們知道后,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紛紛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還有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使屈原的尸體免遭動物的傷害。從此,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便稱之為“端午節”。其實,端午節就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我們剛聽完這個故事,忽聽外面不停的“加油”聲,原來是龍門村,魏高村在舉行端午節劃龍舟比賽。只見龍舟上坐滿了人,大家頭戴官帽,身穿運動裝,手持木漿,興奮無比。只聽一陣鼓鳴,幾條龍舟齊頭并進,加油聲此起彼伏,個個眼睛瞪得溜圓,鼓起腮幫,使勁地劃。村民端著早已準備好的粽子,迎接勝利的一方。其實,賽龍舟也是一種紀念屈原的方式。
家鄉的端午節多么有趣啊!歡迎你們來我的家鄉——武穴嘗嘗這美味的粽子,觀賞賽龍舟吧!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10
端午節在人們的印象中,充滿了濃濃的中華色彩:吃粽子、點雄黃、賽龍舟……這樣一個中規中矩的傳統節日,有朝一日竟然能夠與手工DIY掛上鉤?!如果,你在端午節這天有幸來到了我們的社區,那你能感受到的不僅是對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欣慰,還有古老節日的現代化活力。
端午節當天,社區的售樓大廳燈燭輝煌,人聲鼎沸。大廳中央擺放著一張古色古香的長條桌,桌邊有若干把做工精致的太師椅。桌上擺著幾大盆白白的糯米和碧綠清透的箬葉,儼然一片莊重的氛圍。哈哈,你猜的沒錯——一年一度必選項目,包粽子!在場參與的孩子們包得可認真了,四角形的,三角形的,有的甚至還包成了一個扁扁的多面體哩!
你可能會說:“這沒什么好玩的,不就是包個粽子嘛!”少俠莫急!端午節的另一大習俗,就是“佩香囊”。且看,清過桌面后,一座五彩斑斕的“花園”立地而起:紅的布,藍的布,繡著招財貓的,印著櫻花的……簡直就是一座布匹市場。對于什么針頭線腦的,我們就有點“班門弄斧”了。一旁的幾個助教老師輕巧地飛針走線,看得我們眼花繚亂。無需多時,一個精致美觀的香囊就出世了。但是到我們親自“磨刀上陣”的時候,可就沒這么規范嘍。一個個香囊“歪瓜裂棗”,擺在同一張桌子上,可以稱為“群魔亂舞”。有的小朋友照著老師的做,成品“馬虎過關”;一些同學是照著往年家中購置的三角形吊墜香囊創作的,還縫著大氣的流蘇……“不走尋常路”的我另辟蹊徑,縫制出的成品竟然和《紅樓夢》中記載的種類沒什么兩樣。我特地選用了紅底仙鶴紋的布料,用五彩繩做了一個可調節活扣鏈系上。香囊底端墜著一條中國紅流蘇,增加了許多趣味。自己做的香囊佩戴在胸前,可是別有一番甜蜜滋味呢!
雖然我們自己制作的粽子和香囊遠遠不比市面上買的好,但是在我們的心底,這些“形態各異”的粽子永遠是最甜最糯的,那些“繽紛多彩”的香囊永遠是最香最靚的……因為這些“勞動果實”的溫暖陪伴,所以這個端午節肯定是我們從此以來度過的最獨特的一個,也是我們永遠鐫刻在心中的一個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11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吃粽子,人們把摘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凈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在我們這里每到端午節時,家家忙著打掃房屋,采來新鮮的葦葉調好粽子餡,各種各樣的,有咸肉的,蛋黃的,紅豆的,松仁的,蜜棗的,真是饞死我們這些小孩子了。
今年的端午又會有什么好玩的事呢?其實節日都是用來祈福的,人們都會借節日的機會祈禱國家,小家,家人們平安幸福,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強盛!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12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
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 五月初五 ,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一尸一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13
照中國的傳統,端午節就在農歷的五月初五這一天。我們家鄉的人,家家戶戶都會煮粽子、吃粽子。
為了過端午節,鄉親們提前幾天就準備包粽子。粽子里的材料非常豐富:有糯米、綠豆、少許肥豬肉、臘腸、鴨蛋黃……你聽了,是否就饞涎欲滴呢?準確好材料后,就開始包粽子,首先用粽葉將這些美味的食材包起來,包好的粽子的形狀,就像立體的小山丘一樣。然后,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蒸上幾個小時。粽葉和食材散發出來的清香,使我們更加彌漫在這節日氣氛當中。吃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我們通常喜歡在粽子表面撒一層白糖,咸中帶甜,味道好極了!
端午節早上,我們都會帶著前幾天包好的粽子和各種各樣的禮品去外婆家作客,這里俗稱叫“拜節”這時大家就會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吃著粽子、品著茶,有說有笑。
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每家每戶都忙著拜神,拜神也是很講究的,要有粽子、桃子、香蕉、蘋果等物品,各種物品都有寓意。其中我就知道這三種水果的寓意,桃子就代表給家人帶來大展鴻圖、香蕉代表招財進寶、蘋果就代表平平安安。但其它的我就無法一一道盡了。
到了吃飯的時候大家就會團團圓圓坐在一起,吃著豐盛的菜肴、喝著醇香的美酒,歡快笑語,多么溫馨啊!
你說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是不是很有趣呢?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14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到萬江,學會了包粽子。
我到了飯店看見桌子上有許多食材,我就開始包粽子了。我先拿起兩片長長的艾葉交叉折成漏斗形,再放入糯米,接著放泡過的綠豆加五花肉和蛋黃,再把上面的葉子包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我正得意時,粽子上面像火山噴發一樣噴出的糯米,而下面像漏斗一樣漏出了米,一個粽子就裂開了。老師見了,告訴我:“包粽子時要把里面的食物壓實,不然就會漏出來”。我又把剛才的粽子又做了一次,果然成功了。
我們又去劃龍舟,大家一下子興奮起來。槳弄了江邊,我們只看見漿,并沒看見船,一聽,才知道江上很危險,只能練習劃槳,那加興奮之火一下被老師的涼水潑滅了。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就回家了,在車上我還回憶起包粽子的情景,真是難忘!
端午節的作文短范文篇15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逢到這個節日啊,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很多地方還會舉行劃龍舟比賽。而我最喜歡的就是看賽龍舟了。
每年的端午節,南京的莫愁湖公園都會舉行一場“國際龍舟比賽”,去年我的爸爸就參加了這場比賽。這一天,莫愁湖公園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爸爸和他的好朋友“胖叔叔”,還有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外國朋友組成了一支隊伍,他們取名叫做“箭之隊”,喻意著他們的這支隊伍會像離弘之箭一樣的快。比賽將要開始了,幾艘龍舟整齊地排在起點上,所有的人都做好了準備。隨著發令槍“砰”的一聲響,幾支龍舟立刻駛出了起點,平靜的湖面頓時掀起了片片浪花。胖叔叔是“箭之隊”的擂鼓手,只見他頭上系著根紅色的綢帶,很像古時候高大威武的武士。隨著他強勁有力,有節奏的鼓點聲,“箭之隊”的隊員們整齊劃一地用力地劃著船槳。我爸爸是船舵手,掌控著龍舟的方向,同時他還不停地喊著“一、二、三,加油!”,船上的外國隊員們跟著我爸爸,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也喊著“一、二、三,加油!”不斷地給自己鼓勁。
當龍舟駛到一半的時候,“箭之隊”稍稍有一點落后,我在岸上看得著急死了,不停地揮著手,大聲地喊道:“爸爸,加油。箭之隊,加油”。我們“箭之隊”的啦啦隊員們也個個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這時擂鼓手胖叔叔更加用力地敲打著鼓,發出強有力的鼓點兒聲,水手們一個個都用盡全身的力氣奮力地劃著,在大家的努力下,龍舟超趕著前面的船支,飛快地向終點駛去,最終在大家的加油聲中,“箭之隊”取得了小組第一名的好成績。當爸爸和叔叔們上岸后,我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渾身濕透了,已經分不清是汗水還是湖水了,他們每一個人都很興奮,不停地和朋友們擁抱著,歡呼著,還有的外國叔叔居然把我給高高地舉起來了,我和他們一樣地高興和興奮。
我太喜歡看龍舟賽了,喜歡和大家一起為隊員們歡呼、加油,喜歡這激動人心的時刻。爸爸告訴我,龍舟賽其實就是一場毅力的較量,是團結合力的大比拼,只要所有的隊員能團結一致,就一定能達到自己的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