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初中中秋征文
寫作文可以讓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和經歷,從而更好地回顧和總結過去,為未來打下更好的基礎。優秀的600字初中中秋征文應該是怎樣的?快來學習600字初中中秋征文的撰寫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參考!
600字初中中秋征文篇1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日。今年的中秋節,我和一家人去鳩茲古鎮賞菊花了!
到了鳩茲古鎮,放眼望去,全是各式各樣的菊花,擾得我眼花繚亂。
一入口,我被驚呆了,一個巨大的鐘被許多嬌艷欲滴的菊花簇擁著,十分壯觀。看了介紹,我了解到花鐘是蕪湖中山路步行街的標志性造型之一。如果說有一條路,是一個城市的表白和心跳,是一根城市駛向未來的航船,那么在蕪湖,這條路就是中山路步行街,而花鐘就是它的“心跳”。
順著青石板鋪成的小道,我看見了用菊花索繞成的月亮,嫦娥和玉兔。月亮像銀色的玉盤,閃著銀光。嫦娥的大眼睛閃爍著閃亮的光芒,絲帶猶如翅膀一樣漂浮在月光下。玉兔睜著她的小黑豆眼,拿著月餅,砸吧砸吧地吃起來!
接著我們一家人走進了花棚,淡雅清香、千姿百態的菊花映入我的眼簾……
這些菊花造型各異,真像理發師給我們理的頭發啊!我的眼睛被一朵菊花吸引過去,它像一扇艷麗動人的鳳尾,一條給舞臺燈光照得熠熠發光的長裙,一道一瀉千里的瀑布……它是由黃色、綠色和紫色組成,頭頂傘狀花冠,我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仙紫綠鳳”。我又看到了一朵昂首挺胸的黃菊花,豆芽似的花瓣緊緊簇擁一起,遠遠望去像一個小絨球兒,我給它取了個可愛的名字:“絨黃球燦”。除了我說到的這些菊花,還有別的菊花也被我取了名字,比如“黃卷紫矛”,“光彩照人”,“橘繡花團”,“絢粉麗艷”,“黃蕊白瓣”。
這個中秋節讓我認識了許多菊花,它們流光溢彩,充滿了無窮的韌性,更是朵朵奇妙,淡雅清新,我喜歡今年的中秋!
600字初中中秋征文篇2
中秋節到了,中秋節的習俗有很多,而且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太一樣,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真的是耐人尋味,唯一不變的就是天上的月亮了,中秋節這天的月亮是最美的,它的月光能夠照亮整片天空,為每一個想家的人指明方向。
我們福州的習俗可多了,有擺塔,吃鯉魚餅,還有“撿月光”。
中秋擺塔,是把各種各樣的塔擺在一個臺上,展示給臺下的觀眾們看。傳說,曾經有一位將軍打完勝仗來到福州,剛好就是中秋節,福州在當時又是一個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們為了獲得好運,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擺在門口,獲得好運。現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烏塔了,其他塔呢?它們都經過時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餅了!”我們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見的月餅,而是鯉魚餅。做成兩條鯉魚形成對稱,代表著福州人給親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鯉魚跳龍門”的意思。福州人還把像鯉魚餅的掛飾戴在兒女身上,愿兒女的學習像“鯉魚跳龍門”一樣紅紅火火。鯉魚餅的味道可美了,兩條鯉魚并在一起,就像一個月亮,吃一個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嘗一個鯉魚餅呢?
最有意思的要數“撿月光”了。傳說每當中秋節時,月亮上會掉落下一個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撿到它,誰撿到它就等于撿到了好運。所以孩子們一吃完晚飯后就會出來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點過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們也就各自回家了。
這三個風俗各有各的風趣,中秋之夜,你有沒有過這三個風俗呢?這就是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過的中秋節。這時,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亞的爺爺、奶奶,他們真是“獨在異鄉為異客”,而我又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啊。
600字初中中秋征文篇3
盼著盼著,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悄悄地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中秋節有一個神話故事:有一天,嫦娥的丈夫后羿到西王母那里求來了長生不老藥。嫦娥悄悄地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老藥,奔逃到非常荒涼的月亮上居住了。
嫦娥奔月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月亮里的孤獨,倍覺凄涼。于是,嫦娥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
后來,人們把八月十五日這一天作為“中秋節”,有做月餅供奉嫦娥的風俗,渴望家庭美好、團圓。
傍晚,夜幕慢慢降臨。黑漆漆的天空,像大地為他披上大大的衣裳。我們一家人在明亮的燈光下吃著香噴噴的飯。我們有說有笑,開心極了!之后,我們要去賞月,向窗外望去,星星正向我們眨眼睛呢!
晚上,我們來到白云山,一邊爬,一邊賞月。秋風悄悄地撲來,又悄悄地離去。仿佛像扇子把風送給我。落葉像秋天寄給我的信,到處亂飄。云像飄來飄去的輕紗。一開始,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漸漸地,她露出她那既圓溜溜又會發光的臉蛋。她的臉蛋像個大大的玉盤放在天空中。月亮那潔白的光像白白的牛奶。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著。一陣風吹來,把月亮打散得無影無蹤,過一會兒又復原了。
我們終于爬上山了。山間有一個湖,湖邊很熱鬧。我一不留神,就發現有很多人不約而同地上山來。有的人在拿著燈籠跑來跑去。有的人在一聲不吭地賞月。有的人在放孔明燈。而我在折紙船,我折了一只紙船,給湖面添加了光彩。
這次中秋節,給我帶來了很多歡樂。我很期待下次中秋節,期待下次中秋節的歡樂。
600字初中中秋征文篇4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秋之夜,月亮顯得格外圓,也特別亮。家家戶戶都喜歡座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據說吃月餅像征著合家團圓,幾百年來我的家鄉一直有這一傳統風俗。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桌上的月餅各式各樣,有豆沙月餅、水果月餅、火肉月餅……還放著各種糖果。月亮漸漸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圓月仿佛像一個大月餅,微風吹拂著我們的頭發,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這時勞動了一天的奶奶開始為我們講起了“吳剛劃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許多神話故事。聽聽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圓月,我覺得自己也仿佛進入了角色。
這時在一邊喝著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話茬,他用手指著圓月說:“你看,月中的吳剛正在砍桂花樹呢?”我抬頭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個人在使勁地在砍一棵樹呢。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說:“吳剛砍了一年,才從桂花樹砍下一片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就變成了金葉子,這一片金葉子會掉在人間最勤勞的人家門口,這家人便會富起來,所以,你長大了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聽著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進入了想像之中,我仿佛看到那桂花葉子正在飄飄悠悠地從天上飄下來,正巧落在我家的門口……
沙、沙、沙……起風了,旁邊的樹木起伏不停,我仿佛像童話中的小仙子在夢中游蕩……
600字初中中秋征文篇5
中秋節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聽到“花好月圓人團圓”的話語。悠悠大國有著千年歷史,祖先們給我們留下的節日文化深深地烙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中。今天是陰歷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的晚上,人們會全家團圓賞月、祭月、拜月、吃月餅,這是民間的傳統習俗!
中秋佳節,在團團圓圓的時刻怎么會少了團圓飯?在這天所有在外的游子都會回家來和家人團聚,所以,每個人的臉上總是掛著滿意的笑容。團圓飯肯定就是所有的家人一起吃飯,桌上總會擺著豐盛的飯菜,有魚,有雞,有丸子,還有餃子,人們都講究葷素搭配當然桌上也會有一兩道青菜。每個人都會舉起手中的杯子,與他人相互贈送自己的祝福。
吃完團圓飯全家總會一起去外邊或陽臺間賞月,看到窗外的圓月,在外的游子也會用詩詞來抒發自己背井離鄉、漂泊在外的孤獨寂寞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家人抬頭仰望著皎潔的明月是多么得溫馨,幸福一下就涌上心頭。
賞月的同時要吃月餅,黑芝麻的、五仁的、巧克力的、玫瑰的、豆沙的……什么口味的都有,抬頭望著皎潔的月亮低頭吃著可口的月餅,是多么舒適啊!再和爸爸媽媽談談心,這大概就是中秋節的意義吧。
我們的節日不是桌上的觥籌交錯,更不該變成閉幕獨享的難得假期,幾塊月餅是代表不了中秋的,沒有親人的陪伴,忽視了這個節日所體現的精神,過節和平日又有什么差別?所以我們要重視傳統節日,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陪伴時間。
600字初中中秋征文篇6
一個下午,切菜的聲音取代了以往的寧靜,小孩子們嬉笑打鬧,給節日增添了一份美好。一個下午的努力,只為了晚上中秋的美好。
晚上餐桌擺在外面,一面是冰冷的寒風,一面是樹葉有節奏的搖擺聲,我們一個個圍在桌子坐下,妹妹們的嬉笑聲還是沒有休止,我們開始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一個妹妹聽了,“怎么能這樣?”另一個妹妹插嘴到“哪里,嫦娥只能在月宮里陪著一只玉兔,那才叫做可悲呢。”面對兩個妹妹的不同說法,我不能給他們一個滿意的回答,就回這只是神話,現在的月亮才不是月光,而是月球,顯然這個回答讓她們放棄了爭執。
天上的烏云在移動,月亮若隱若現,漸漸的烏云散了,月亮,方才露出一點害羞的臉,怎么是彎的,不是說十五的月亮最圓最亮的嗎?面對中秋夜的月亮是彎的,我有點驚訝,哦,原來烏云還沒有漸漸擴散。過了一會兒,月亮才從烏云中解救出來了,慢慢的月亮變亮了,變圓了,徹底圓了,家人也團圓了,爆竹的聲音震耳欲聾,我們趕緊捂上耳朵,望著滿桌的豐富食物,還有月餅,邊吃邊賞著美月的姿態沉醉。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我們的嘴角仿佛滿是幸福的味道。
橙黃的月餅上有一種誘人的香味,里面包著一層可口的餡,餡有各種各樣的味道還有精美的紋理,讓吃月餅的人變得更有食欲,我們拿起自己愛吃的月餅口味不斷地往口里塞,仿佛讓我們進入了神話當中去看嫦娥天天在月宮含淚的面孔,陪她的只有一只雪白的玉兔,真想在她沒有吞下靈藥前警告她,否則。故事結局怎么會這么悲慘。可是,悲慘的故事并沒有使我們的中秋悲涼,中秋的夜永遠那么美好。
我愛你中秋,愛那可愛的月亮,愛那歡笑的人們,愛那悲慘的故事。
600字初中中秋征文篇7
晚飯過后,月亮升起來了。湖面上倒映著一排掛著燈籠的樓房和一輪明晃晃的圓月,給人以如夢如幻的感覺。我們坐在亭子里,沐浴著皎潔的月光,欣賞著美麗的月亮,還品嘗著香甜的月餅,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我們全家去海邊的生態農莊過中秋。
剛到那兒,我和表妹衿衿就迫不及待地去了“農業大觀園”。一進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個很大的人工湖,湖中有一座假山。我們沿著石子路登上假山,“農業大觀園”全景盡收眼底。六個氣派的大棚分列兩邊,中間是許多塊菜地,里面種著各色蔬菜,顏色深淺不一,向我們展示著勃勃生機。
爬下假山,我們來到第一個大棚——奇巧園藝。這里種滿花草,被匠心獨運地設計成了一處處景觀。有一處叫“旭日東升”。一種不知名的紅色植物給設計成半個太陽的形狀,又襯上了碧綠的背景,一眼望去,仿佛真是有一個又大又紅的太陽在冉冉升起。我看了不由暗暗叫好。還有一處叫“農業為本”。這是由一株株綠苗組成的四個大字,蒼勁有力,渾然天成,真是巧奪天工!奇巧園藝,真奇!
我們東走走,西看看,不斷能找到新的發現,感受新的驚喜,讓人不能不佩服農莊建設者們的勤勞與智慧。
晚飯過后,月亮升起來了。湖面上倒映著一排掛著燈籠的樓房和一輪明晃晃的圓月,給人以如夢如幻的感覺。我們坐在亭子里,沐浴著皎潔的月光,欣賞著美麗的月亮,還品嘗著香甜的月餅,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中秋的明月在幾縷浮云中緩緩穿行,我們不禁齊聲唱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啊,美麗的中秋夜,難忘的中秋節!
600字初中中秋征文篇8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月節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過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愿望。”
客家地區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制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飲食文化又在發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
600字初中中秋征文篇9
中秋節到了。我們全家人來到了花園中邊吃月餅,邊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真亮。河面亮了,像一面潔白的銀鏡;地面亮了,像蓋上了一層霜;窗臺亮了,像鍍了一層銀;花壇亮了,花仙子們像蓋了一屋神秘的輕紗……
“咦,月亮上怎么會有一個個坑,是被狗咬的么?”我問爸爸。爸爸回答我:“那是月海。”“什么,月亮上有海?”我又問道。爸爸耐心地回答我:“因為古人沒有到太空上去過,所以覺得是一片片海,這個傳說就一直延續下來了。”我想了想說:“我覺得月亮姐姐身上的月海像一群群鴨子在戲水;像一位老奶奶拿著蒲扇在給孫子扇風;又像一只頑皮的猴子在跑來跑去……”媽媽聽到了表揚我:“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啊!”
過了一會兒,月亮姐姐不見了蹤影,我焦急地問:“月亮姐姐到哪兒去了?”媽媽笑著說:“月亮姐姐她害羞了,躲進了云層里。”原來,月亮姐姐扯來了一朵潔白又巨大的云,遮住了自己美麗的臉龐。她正從云層后面窺探著大地。果然,沒過多久,月亮姐姐又露出了自己美麗而又潔白的臉龐。
我又想:嫦娥有沒有月餅吃。吳剛可不可以休息一會兒,和嫦娥一起吃月餅?這兩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里徘徊。最后,我終于忍不住了,把這兩個問題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倆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嫦娥和吳剛都是神話故事中的人。”我還以為他們兩個都是真人呢!
聽了我對月亮的介紹,你有沒有覺得月亮比你想象中更美呢?其實,月亮還有很多美稱,如:玉兔、冰輪、冰鏡、玉桂、嫦娥、嬋娟、玉弓、銀鉤、素娥等。
600字初中中秋征文篇10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就要到了,想著在圓圓的月亮下吃著美味的月餅,真是一種享受啊。
既然是中秋自然少不了月餅,現在市場上賣到各式各樣的什么口味的都有,而且價格都很貴。可是我最愛吃的是我們家鄉自己做的月餅。每年一近8月份,附近村子里就有加工月餅的作坊就開始工作。媽媽這時候就會買面粉,油,葡萄干,瓜子,雞蛋,和糖。等都買齊了就會和鄰居一起帶著這些東西去鄰村打月餅。早上天還剛亮就走了,一直到下午才回來,說是人多的都排著隊,爸爸老說買幾斤不就好了,干嗎費這勁兒。媽媽就會說:“買的又貴又不好吃,里面的東西還不知道衛不衛生,咱們這用自己的東西,多放油和雞蛋,打出來的月餅又香又酥,多好吃啊,而且什么味的也可以做,比買的吃了放心多了”。事實正如媽媽所說,雖然樣子沒有買來的好看不過真的很好吃,每年媽媽都會打一大箱子,送給親戚朋友些,我們自己留些。大家都說好吃。我和哥哥每天放學后先拿一個月餅吃,真的是很好啊!今年媽媽身體不適沒有出去打月餅,鄰居打回來后給了我們幾斤,媽媽都舍不得吃,后來小姨又送了我們幾斤奶奶也給了一些,這樣,中秋有了月餅,我感覺才是圓滿的。
我們家鄉的中秋就是這樣的溫馨。它可以給我們帶來關愛和團圓。使我們大家更友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