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
在寫作文中,學生需要對自己的觀點和素材進行分析和整理,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嗎?這里為大家分享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快來學習吧!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1
我的家鄉在四川省廣元市。家鄉人最看重的節日是春節,俗稱“過年”,還有“寧窮一年,不窮一節的”說法。家鄉人過年一般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等到元宵節過了,才算過完了年。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是祭灶的日子。據說這天灶王爺要回天宮,人們都希望他能上天給玉帝說些好話,便在這一天為灶王爺擺上,并且上香,燒麥。過完小年就要準備大年了,家家戶戶忙忙碌碌,為過年的吃的,喝的,用的做準備。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一般人家都要蒸白面饅頭,炸油餅,果子,燉雞,鴨,羊肉,備好下酒菜。到了下午,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年畫,掛燈籠,屋里屋外一下子就有了節日的氣氛。晚上,全家人都要坐在一起邊吃年夜飯,邊看春節晚會。在我們這里,吃飯或敬酒前,晚輩要給長輩磕頭作揖,表示祝福。午夜十二點鐘,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際,小孩子就坐不住了,那自然要放煙花爆竹!輕輕劃然一根火柴,“嗖--”天空上開滿了七色花。似乎在向人們高呼:“過年了,過年了!”
正月初一到初三的光景截然不同,孩子們要出去拜年,女人們在家待客,孩子們拜年,自然少不了壓歲錢??墒牵瑝簹q錢不是白給的,要磕頭,搗蒜,孩子們去拜年,一樣也要一些糖,瓜子,花生什么的。這才是重點呢!
元宵節是廣元人過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春節的最后一個高潮。春節年年要過,對聯年年要貼,鞭炮年年要放,秧歌呢,年年也要扭。在鄉下,社火辦的是紅紅火火,這兒是耍獅子的,那兒是舞龍的,最絕的當然是高臺表演了。瞧!孫悟空扛著芭蕉扇,鐵扇公主雙手持劍立于扇上,許仙站在白娘子的劍上,夜晚,全城成了燈的海洋,有屬相燈,宮燈,走馬燈,還有印有動漫人物的卡通燈。這天大家還必須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
過完元宵節,全城冷清了許多,人們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活。如今,“年”早已離人遠去,可是過年時的熱鬧,和家團圓的場景還不時浮現在我的眼前。真希望快一點再過一次年啊!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2
農歷年的最后一天,稱“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一,即農歷一年中的首日,俗稱為大年初一,與初二、初三稱為春節??图胰说倪^年涵蓋了春節,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進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從一進入年界至除夕,客家人家家收起農具,忙忙碌碌四處赴圩辦年貨,戶戶動手打黃元米馃、煎油馃子、做糖米泡,打顏片、麻糕等各色糕點,迎接新年。其中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塵”,以示除舊迎新,使家庭面貌一新。
“除夕”又稱“大年”,這一天,家家戶戶大門上都貼上春聯,門楣和窗戶上還貼上紅紙條。這天家家宰雞殺鴨。除夕的年夜飯,吃得特別早,一般下午四五點鐘就開始,一直吃到傍晚,合家共吃團圓飯,同喝辭歲酒,孩子們慶長大,老人們賀添歲。接著,大人們拿出新衣裳,讓全家穿上節日的盛裝。家中所有大小房間都點上明燈。大人包紅包給小孩壓歲,囑咐孩子聽話,好好學習,人長一歲,要更懂事,一家人圍爐而坐“守歲”,回顧舊歲,展望來年,通宵達旦。
除夕那天晚上,我們一大家子熱熱鬧鬧吃完了年夜飯,都圍在電視機前,一邊品嘗瓜果,一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盼望著新年的鐘聲快快敲響。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時,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孩子們放爆竹,歡快的歡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光,屋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元宵是春節的最后一天。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晚上一家子都聚在餐桌上吃湯圓,甜甜的,非常好吃。吃過飯后,大家都到廣場上去玩,鞭炮聲震耳欲聾。大家都買了孔明燈,大家把一塊蠟綁在孔明燈底部,然后用火點燃,再用手拿住孔明燈的四個角,過了一會兒,燈里充滿熱氣,漸漸地鼓起來,我們就慢慢地松開手,孔明燈緩緩地飛上天,于是,在燈上寫上了自己的來年愿望。隨著一支竄天猴破空而入,天空中的過節氣氛也越來越濃郁了,一枚又一枚禮花破空而入,在轟然巨響中爆炸開來。半空中“疑是銀河落九天”,地上“火樹銀花不夜天”,真是比人間仙境一樣!
春節結束了,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一個寒假過去了,大家又開始過忙碌的生活了。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3
“春節”意味著新年的到來、新征程的開啟,這是我們中華流傳千百年的傳統,歷久彌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币皇坠旁姽蠢粘銮Ъ胰f戶洗舊迎新的景象,熱鬧非凡。詩中所寫乃宋朝時的春節,發展至今,春節有著微妙的改變。
記得小時候大年初一去親戚家拜年,會收到大紅色紙包著的壓歲錢,長輩們一邊把紅包放在我手中,一邊還會笑著對我說“小帥哥,歲歲平安哈!”而這兩年還未到初一,壓歲錢就已經到達我媽媽的微信里了,“紅包”下面緊跟著親朋好友對我的祝福和愛護的話語。
之前,除夕夜的零點,我會拉上鄰里的小伙伴們下樓擺好煙花、點燃索線,捂好耳朵看它們在天上一朵一朵綻放。而今,我和長輩們一起圍在電視前和主持人一齊倒數等待敲鐘,當鐘聲“當當當”敲響的那一刻,大人們就不約而同地在家族群里發紅包、搶紅包,屋中此起彼伏的叫好聲,十分熱鬧。還有“集五?!钡膱鼍?,雖然知道最后抽到的獎金并不多,但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們依然會為了抽到一個“敬業?!睒飞习胩?,好不可愛。
新年的第一天,媽媽用最溫柔的語調把我和弟弟從睡夢中喚醒,“寶貝們,快快起床穿新衣嘍!”我和弟弟便一躍而起,歡歡喜喜地把新衣里里外外換好,媽媽說:正月初一穿新衣,預兆著萬象更新,新年吉祥!時常聽到長輩們說年味變了,可我不這么認為。因為春節歷經千年演變,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定會有新的東西誕生,但終歸會沉淀出亙古不變的初心:我們大年初一相見,一定會拱手道上一聲“新年好”;我們不小心摔碎了東西,家人一定會跟上一句“碎碎平安”;叔叔阿姨們從各地奔赴家鄉,同吃一桌團圓飯……
“與家同在,與親同行”就是我們不變的初心,也許幾年后的春節,我們慶祝的形式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初心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我愿意順應時代的速度,接納新的春節“習俗”,不管我以后遠行何處,我一定回家過年,因為我愛爸爸媽媽,我愛我家。這就是,我的春節。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4
每個時節在不同的地區都有不同的風俗。我覺得,我奶奶家過年的風俗比較“暖人”。
中國傳統過年就是再除夕那天的晚上和家人吃一餐年夜飯,寓意闔家團圓。
而在奶奶家可就不同了。他們的年夜飯不一定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而是在南方的小年后到大年夜的任何一天任何一餐都行。有的在臘月二十五,有的在臘月二十八,時間可以自定。而且,一起吃年夜飯的人可就不止自家幾口了。每家每戶都會邀請鄰居或者族人到自己家來吃年夜飯。所以,許多人家剛坐下來準備吃飯,接著就有一大堆電話打來,邀請他們到另一家去吃。于是,就有了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剛收鄰居的邀請,剛到他家去,寒暄了幾句,才拿起筷子準備吃,便又來了一個電話,是另外一個親戚打來的。于是他只吃了幾口飯就來到了另外一戶鄰居家。到那邊又是跟原來的一樣,吃了幾口飯又來一個電話,就這樣,接二連三的電話打來,他被邀請到各個鄰居家去,大家都這樣你邀請我,我邀請你,好不熱鬧;每次都只吃了一兩口飯,而當到達那個鄰居家時,他們家的菜也涼了。雖然菜涼了,但是人們的熱情可沒有涼。他們還是會拿出一些好吃的好喝的來招待他們。這在我們那兒是常常出現的事兒,不足為奇。
過年,我們到他人家吃飯的時候,會發現他們餐桌上總會有一道我們那兒家家都有的菜:豆腐條或豆腐丸。聽奶奶說這兩樣食物是他們祖宗一直傳承下來的,沒有間斷過。制作過程如下:首先要把豆腐用手捏成泥,不能有大塊的。然后再把事先做好的肉泥混進豆腐泥里,攪拌均勻。最后用手抓一小坨混好的豆腐泥,放在手心里揉成團。最后下鍋炸炸至金黃,便可放進任何一道菜里,使那道菜變得更加美味。脆脆的,飽滿的,非常符合人們的胃口。
一餐年夜飯,可能會有二十多個人圍坐在一張圓桌邊,一邊吃飯一邊大聲聊天。我們小孩子聊天幾乎聽不清楚對方在講什么,只能看著他的口型來判斷他所說的話語。但是即便是這樣我們也非常高興。一年中只有這幾天,我們能相聚在一起。從大人們爽朗的笑容或者表情中,我可以猜測,他們是在談論這一年的收成,或者兒女們在學業上的進步。還有可能是在自己的家庭里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無論在哪里,無論各地的風俗有什么不同,這些傳統能一直傳承下去一定有它的意義。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5
我的家鄉在湖南宜章,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風俗習慣,春節也不例外。
家鄉的臘八節是不會怎么重視的,要到臘月十五后年味才漸漸濃起來,這個時候,喜歡喝酒的人家,會開始自釀米酒,用來春節時招待客人;糯米甜酒,則是大部分人家必備的,味道甜甜的,很多人都喜歡;市場上也已經很旺,大家都開始置辦新衣服、新的日常用品。
在我們那,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小年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進行大掃除,包括天花板、地面、家具等都會搞清潔,以迎接新年的到來。小年時大人們忙著開始做糍粑,家鄉的糍粑很有特色,分為兩種,一種是舂糍粑,另一種是蒸籠糍粑,前者的做法是先將糯米煮熟放入石臼中,由兩個壯漢用杵輪流搗碎、搗稠,因糯米團有粘性,會粘住杵棒,沒有力氣的人可做不了,糍粑舂好后會用手壓成直徑約15厘米、厚度約1厘米的圓餅,平置晾干;后者是將糯米粉揉成團上鍋蒸熟,做成的糍粑直徑約5厘米、厚度約0。5厘米,平置晾干;兩種糍粑的保存方式也很特別,是需要在水中保存,而且需要用稻草桿燒成的灰,一層糍粑一層灰的放置在瓷缸中,稻草桿灰是一種天然的堿,可以延長保存時間,這是民間的智慧結晶。
臘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人們會殺豬和磨豆腐。有一部分豬肉會做成回鍋肉和臘肉。豆腐做好后,還要做釀豆腐,餡料一般有豬肉,牛肉,蔥,冬筍。
到了除夕早上,家家戶戶開始殺雞殺鴨,忙著準備年夜飯,還要祭祖。準備好后家家戶戶都貼春聯。小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會放鞭炮。家鄉的習俗,新嫁的女兒這一天還要回娘家吃年夜飯,所以團圓飯的時間有些人在中午就開始了。
晚上人們洗完澡都穿上新衣服,從頭到腳煥然一新。大人們圍著火爐聊天看電視,小孩子們就在外面放煙花。天上到處都是煙花,這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到了十二點多鐘要睡覺了,由主人親自關門,還要放鞭炮,我們這叫做關財門。
大年初一,主人早早的開門放鞭炮,這叫開財門。初一一般是去長輩家拜年。
初二大多是去外婆家。
過了元宵節,年已經接近尾聲了,天氣變暖,大家都開始干活了……
我的家鄉宜章的春節過得分外熱鬧!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6
我的家鄉渦陽縣是個不大的縣城。這里最重視,最喜慶的節日,就數春節了。既然是最重視的節日,自然少不了忙碌,但更多的是歡樂。
除夕是個值得珍惜的日子。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團圓,在外漂泊的游子們也會千里迢迢地在這天回到家里,與親人團聚,訴說著思念和親情。人人都穿上新衣,門外掛著紅彤彤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有的把“?!弊值怪N,寓意是“福到了!”
這天,家家都會做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坐在一起,一邊說說笑笑,一邊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美味佳肴,享受團圓的樂趣。
吃完年夜飯,一家人會出去散步,這時,天空上想起了煙花的爆炸聲,各種色彩和形態的煙花飛上了天空,落下去,像一顆顆流星,美極了,給節日添上濃濃的年味、喜慶和歡樂。 晚上八點,我們一家人一直看到結束。夜里十二點,窗外的煙花聲和鞭炮聲震耳欲聾,共賀新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我們拿著各種禮品去拜訪親戚朋友,見面就說一句祝福和問候的話。而我們這些孩子更是喜歡走親戚,因為大人們會給孩子壓歲錢。不過,我們也要點頭如搗蒜,一聲聲祝福也從我們嘴里道出“謝謝!”“祝你新的一年萬事如意,天天開心!”“新年發財!”等等,甚至要跪下磕頭。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春節的一個高潮。這天,家家吃湯圓,寓意為“團團圓圓”。這天晚上,還有燈會。今年的元宵節,紫光公園里一排熱鬧的景象??礋舻娜私j繹不絕,摩肩接踵。展示的燈各種各樣,有“萬馬奔騰”、“嫦娥奔月”、“四面佛”、“財神爺”……還有小朋友喜歡的“美羊羊”呢!讓人們目不暇接。
對了,這天還有很多的人放孔明燈,一盞盞孔明燈帶著人們美好的祝愿飛向天空,向遠方飛去。遠看,就像一群群螢火蟲去太空旅行,美麗壯觀。
春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快樂的、是令人難忘的、是喜慶的,是人們期待的,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它吧!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7
“包餃子,包餃子,搟搟皮兒,和和陷兒,和和餡兒……”我最喜歡的家鄉風俗莫過于除夕包餃子了。在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為什么過年要包餃子呢?因為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征著生活富裕、大吉大利。
“辟里啪啦”在炫爛的煙花中,除夕夜來臨了。
爸爸早早地準備好了肉、榨菜、韭來等作料,剁成泥狀,混在一起,再加點調料,就是美味的餃子餡兒了。媽媽手心放一片餃子皮,用筷子熟練地挑一小坨餡兒,輕放在皮兒的中間,然后用手指沾點水,在餃子皮兒周圍摸一圈兒,使之有粘性,然后快速地捏出封口的花樣。動作麻利迅速,一氣呵成,一個胖乎乎的餃子誕生了。
這讓我既羨慕又佩服。我也拿一片餃子皮兒,挑了一大坨餡兒。我想:餡兒越多,餃子就越好吃吧!
于是我又挑了一點餡,然后灑上水,水不小心弄多了,整塊餃子皮黏糊糊的了,我才不管那么多,我覺得包好餃子就行了。我不會捏花樣兒,就將就著包吧!我捏呀捏,發現餡兒太多,包不好!但餡少了又不好吃,我搖搖頭嘟囔著:”餡兒啊餡兒,你們就擠一擠吧。”我用力往下一捏,餡兒就下去了。我正得意呢,下面又破了,餡掉在我褲子上了,我又忙捏下面,餡兒從側面"噗”地一下噴射出來,正好打在我鼻了上。我氣急了,又無可奈何,喊到:”爸爸,媽媽;餃子露餡兒啦!”
正在專心包餃子的爸爸媽媽,見到我這副熊樣,哈哈大笑起來。爸爸邊笑邊對我說:”哈哈!我看是你露餡兒了吧!”我吸取教訓,只弄了一點兒陷,結果誕生了一個弱不禁風的小瘦子餃子。
我們在歡聲笑語中包餃子,其樂融融。
包好餃子,接下來就是吃餃子啦,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不到三分鐘便被消滅得精光,那天,我們一家四口吃了一百多個餃子。我的肚子已成一面小鼓,心滿意足地躺在沙發上打飽嗝;爸爸用牙簽剔著牙看手機;姐姐躺在沙發上揉肚子;媽媽躺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朋友們,你們家鄉的風俗有哪些呢?有沒有吃餃子的風俗啊,如果沒有就趕快來我家鄉嘗嘗美味的餃子吧!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8
燈籠一掛,春聯一貼,鞭炮一響,我們翹首以盼的春節就來了。
我的家鄉全南雖然不大,但是過春節時卻分外熱鬧。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最忙碌的一天。一大早,我們全家就開始忙碌起來。一吃完早飯,媽媽便出去采購食物,我則跟著爸爸一起貼春聯、掛燈籠。等媽媽回來了,我們就開始大掃除,它的意義可深呢,代表著“辭舊迎新”。
一眨眼,就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其樂融融地圍坐在飯桌前,伴著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互相舉杯祝福。不過,我們這群小孩子最期待的還是收壓歲錢。每當大人們把紅包派給我們,我們無一不喜笑顏開,還外加一聲甜甜的“謝謝!”。收完壓歲錢,我們便進入了新年的第一個夢鄉。
初一的光景,比除夕悠閑得多。這一天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拜社年”??吹竭@,你一定會問:“‘拜社年’是什么?”別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初一這天一大早,我們全家穿好新衣,戴好新帽,就會開開心心地回到我的老家——龍源壩寨下。大約九點鐘,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會聚在祠堂前,由宗長帶領,挑著“頭擔”(“頭擔”里面擺放著雞、雞蛋、扣肉、炸魚、茶葉、米酒等祭品,),先到祠堂祭拜了祖先,緊接著全村人便浩浩蕩蕩地去祭拜“社神”。到了社樹下,宗長先恭恭敬敬地擺上祭品,倒上三杯米酒,點上香燭,隨后示意幾個小伙子點燃一排排的紅鞭炮,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便爭先恐后地響起來。在鞭炮歡快地燃放完后,宗長帶領大伙向“社神”三鞠躬,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族人平安、萬事如意!最后宗長把三杯米酒倒在社樹前,寓意“社神”已飲,也意味著祭拜“社神”的儀式基本結束。
過了初一,人們就開始四處走親訪友、互相拜年。家家戶戶都會把零食、水果擺的滿桌都是,應有盡有,讓我們這些小饞貓吃得過癮。
過了正月十五,春節差不多就結束了。于是,我們又開始盼望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9
照往常的規矩,我家鄉的春節大約在立春前一天就開始了。這天,家家戶戶很是忙碌,都要灌香腸,曬臘肉,然后貯存起來,等到新年過后再吃。
都說臘月是最繁忙之時,果不其然。一月之內要大掃除、置年貨、準備過年的食物用品……每一家都不例外,可不累壞了呢!
過年的需求準備完了,也就差不多到除夕了。
三十這晚,最是團圓。人們都會和至親的人或好友一塊兒吃美味的年夜飯,好不熱鬧。屋里熱鬧了,外邊兒也不閑著。不一會兒,便是鞭炮聲響徹云霄。這聲音不僅響,而且連綿不斷,似是在提醒著人們今晚要為長輩守歲。就這樣,每年我都昏昏沉沉地熬了一夜。
守完歲,就想睡個好覺?可沒那么容易!正月初一這天,要早早的起床,向長輩問好、祝福呢!
清早,必是先要將早餐送入肚中。早餐,兩字聽起來熟悉又簡單。但在我的家鄉,正月初一的早餐可是有講究的:要吃雞蛋,象征著一年的吉祥如意;還要吃菜包,象征著這一年會招財進寶;當然,吃我家鄉的特產燈芯糕是最必須的,因為這象征著一年的職業學習節節高升。
吃完這復雜的早餐,就該去給長輩們拜年了。說實話,其實我最喜歡做這“奉承”事兒了。因為,只要對長輩說句新年祝詞,便可得到壓歲錢和長輩給予的幸福平安,豈不甚好?
正月初一至初七,都是奔波之日。這七天,要去向每一家親戚拜新年、話祝福。
終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這天。大家都將年前準備好的湯圓和臘月曬的香腸臘肉拿出來與親戚朋友分享品嘗。儲藏過一月有余的香腸臘肉,此時已是色香味俱全了。就聞一下、嘗一口,便是如何都無法??炅恕F穱L完這至高的美味后,便該去逛廟會,猜燈謎。與朋友們開開心心地過完這春節的最后一天。
正月十六早上,已是春節離去之時。大人該去就職工作,小孩也要背起書包上學去。雖然春節過完了,可我還在回味之中……
推薦閱讀: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10
今年春節,我有幸回到了相別8年的家鄉──湖北,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了盼望已久的新年,這一次的團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鄉的民風民俗,同時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紹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為三節,以過年最為隆重,從臘月初八起,一直準備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東西為最多,如曬“凍米兒”。燙豆糕兒、打“糯米粑”等等,豐富極了!特以凍米、豆糕、糯米粑吃。準備過年食物,女性負主要責任,男的以清理債務為重點。應收的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財納福,過一個快樂新年。可貧窮人家是:“三十的躲貓兒,初一的大擺手”。意思是:過年怕債主逼債,到處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為從三十夜到元宵節。債主決不能向債務人討錢,可以放心大膽了。年夜飯這個名詞,在湖北稱“年飯”或“團年飯”,時間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說的話要吉祥如意,為了防止兒童口不擇言,特在廳堂上張貼“不禁童言”或“百無禁忌”的紅紙條兒。飯畢,長輩發紅包、晚輩收壓歲錢,晚間禁例大開,合家同樂。燈火齊明,通宵達旦、謂之守歲;東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開大門,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節,家里來了許多親戚,在團圓飯時,大家都忙于敬酒,說些祝賀的話語,坐在旁邊的我,總覺得很不自在,吃過年夜飯,他們都忙于應付著發來的手機短信,直到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大家又坐在沙發上享受著晚會的節目,時不時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后時間不早所以就上床睡覺了,想到這里,我頭腦里突然冒出一個從來沒思考過的問題:除夕夜我們能做的最溫暖的事情是什么?是啊,傳統的年俗的確非常吸引我們,但是現在看來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樂仿佛都被現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頓團圓飯,發發紅包,看晚會,每年春節都是同樣的程序,每次我都等著盼著新年的到來,但是等它過去了,卻又覺得平淡無奇,沒有多少值得回味。雖然這也很溫馨,但我總覺得少了些更樸實的東西。
春節的基本意義,就是,在一年中只有這個時段很多人才有機會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團聚,所以我希望春節能夠在中國逐漸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原有樸實,美好,溫暖的樣子。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11
俗話說得好: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過年的風俗都不一樣。深圳過年喜歡辦花市,廣州過年喜歡吃餃子,北京過年喜歡逛廟會……而我的家鄉——梅州,會是怎樣的春節呢?
臘月二十四,每家每戶都得開始大掃除。掃地,拖地,擦桌子,掃墻壁,忙亂的一天就開始了。這一天,沒有多少人在大街上走動,所有人都在家里把自己的家收拾的一塵不染。為什么童謠總唱“二十四,掃房子”?原來啊,這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傳說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每年的年三十他都會給玉皇大帝打小報告,說人間的壞事,因此,玉皇大帝就讓三尸神在不好的人家門前寫上罪行,而罪行就靠蜘蛛網,灰塵來代表,為了奪得人間,三尸神故意在每一家門前都寫上罪行。這一切,又被灶君看在了眼里,從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就把屋里屋外打掃干凈,等王靈官下凡檢查時,發現家家都干干凈凈,而玉皇大帝也知道了三尸神冤枉好人就將三尸神打進牢里。灶君也得到了人們的尊重。
二十五這天,菜市場早早有許多小販在門口賣黃豆。因為這一天要磨豆腐,人們一般買泡好的黃豆,因為如果是沒泡的黃豆回家,再來泡就不夠時間了。把泡好的黃豆放進打磨機里打磨,打磨的時間越長,豆腐吃起來更香。打磨后,用紗布用把豆漿和豆腐渣分開,把沒有渣的豆漿大火熬煮,直到滾出泡泡,再用小火繼續熬五分鐘后冷卻,用紗布把水倒出來一些后,加入米醋攪拌一下,用紗布蓋住靜置一個小時就大功告成了。辛辛苦苦做的豆腐卻只想在大年初一熬一鍋青菜豆腐湯,寓意著新的一年能為人清白。受人尊重。
二十六和二十七,大多數人都宰雞宰鴨。二十八開始,就得掛上紅彤彤的燈籠,每家每戶都會掛,一掛就得成雙,左邊一個,右邊一個。一到晚上6點來鐘就會打開燈籠的燈,晚上,大街上人山人海,都是來賞燈的,一路都是燈籠。大街是紅的,我們小孩最愛晚上逛大街了,大人也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大人為了賞燈,而我們為了比燈。
大年初一本以為是最熱鬧的一天,但那一天街上并沒有人,卻有著香香的飯菜味,讓人聞了垂涎三尺,那是因為大家都在家里吃團圓飯呢!
時間眨眼而過,我們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梅州這個地方也過完了忙亂的時期,回到了悠閑的生活。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12
我的故鄉坐落在湖南省南部的一個小縣城,那里山水相依、美不勝收。每逢春節,我們都會回到爸爸朝思暮想的故鄉,與親人們團聚,我也非常喜歡在老家過春節。
最熱鬧、最有趣的一天,要數除夕了,看!家家戶戶都在做迎接新年的準備,媽媽、奶奶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幾凈,把我和弟弟打扮得有模有樣了才放我們出去玩。大人們忙得不亦樂乎,殺雞殺鴨。孩子們有的在外面玩,有的在看大人們宰鴨殺雞,有的還會幫著大人做事,真熱鬧呀!
這一天,爸爸媽媽一大早就去超市辦年貨了。等我醒來后,他們早走了,于是,我叫奶奶給我拿衣服過來,我發現奶奶給我拿的是我最漂亮的新衣服。我連忙說:“奶奶,你為什么拿我最喜歡的衣服中最美麗的毛裙子呀?”奶奶笑著說:“你今天和明天都穿這件?!蔽已b出很珍惜的樣子點了點頭,其實心里暗暗高興,終于可以穿它了!等父母回來后,他們買了好多鞭炮、零食、牛奶等東西,還買了夜晚煮年夜飯時要煮的飯菜呢!
到了晚上奶奶爺爺細心做好了年夜飯,遠方的親人們都回來了,香噴噴的飯菜讓大家都吃出汗了。晚上吃過年夜飯就開始拜年了,我們能得到壓歲錢呢!我最開心的時候是放煙花的時候。我拿著沖天炮,一炮一炮發向天空,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大人們和我們還要守歲,晚上12點才可以睡覺呢!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天還沒亮,我被一陣陣的鞭炮聲吵醒了,爺爺奶奶早已經起來準備早餐,我也乖乖地起了床,先跟爺爺奶奶說了聲:“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他們臉上頓時笑開了花,每人又給了我一個大紅包。
我知道春節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最神圣、最隆重的,人人臉上都掛滿了笑容,說得都是吉利話,到處都熱鬧非凡。人們互相串門拜年,喝茶聊天,家家戶戶團團圓圓的。而我們,也會走親訪友、到處拜年,會收到很多紅包,可以結交很多好朋友,玩很多好玩的游戲,有很多零食、漂亮的煙花陪伴我們。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13
記得我們一年級學過的《春節童謠》里寫過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熬一晚。初一初二,滿街走?!睍r過境遷,我們南方過年的習俗跟上面寫的有點不一樣,下面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年二十三,我們這里要拜灶君。要用片糖或者甘蔗這些甜的東西來拜,知道為什么要用這么甜的東西拜嗎?哈哈,目的就是粘住灶神的嘴不讓他在玉帝面前亂說話。拜過灶君后,大人就會開始打掃整理家里,從里到外,縫縫隙隙都要擦洗干凈,反正一天到晚都在那里洗刷刷、洗刷刷;我們這邊過年不磨豆腐、不發面,但我們會做煎堆、酥角、年糕這類的美食,我看外婆做煎堆可有意思了,只見她手里拿著一團糯米粉團,不停地在手里揉捏,最后搓成小球,不用放任何餡料,只往里面吹幾口氣,把口封住,再放進滾燙的油鍋里炸,用筷子不停地撥弄那個粉團,不一會,小小的粉團就會膨脹起來,像足球那么大,金黃金黃的,剛上鍋是最好吃的,又香又脆,煎堆寓意金銀滿屋,所以外婆每年都會做,我每次都會纏著她多做幾個,好讓我解解饞,但吃多了會上火哦!
到年二十八或者年二十九就要貼對聯,貼完對聯還要吊門楣。吊門楣就是把桔子、生菜、蔥之類的綁在一塊,吊到門口那里,寓意大吉大利、生財有道、孩子聰明伶俐;到了年三十,大人們都忙著做團年飯,晚上吃完團圓飯以后,孩子們就要趕緊去洗澡,換上新衣服新鞋子,這時候大人就會給小孩壓歲錢,然后大家就會到屋外放煙花、鞭炮,到處都是鞭炮聲、歡笑聲……
到了年初一,見到大人就要說吉祥話,例如:恭喜發財、身體健康、大吉大利、心想事成……這樣就可以收到紅包,錢的數目不等,紅包不能當時打開的,要等到過完年才能打開,所以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里都是充滿了糾結,既想知道,但又不能打開,折磨??!
其他的風俗跟其他地方都大同小異,但不管有什么風俗,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過年,喜歡過年的美食、喜歡過年的歡樂、喜歡過年的風俗。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14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風貌;自己的民族都有著別具一格的民風民俗。與眾不同的節日,與眾不同的地方穿著打扮都不同;與眾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小吃;與眾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建筑風格……
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一不體現出絢麗多彩的地域特色,都展現著每個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在我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別具一格的節日與習俗。在每一年的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過年吃的、用的、穿的。這也許只是大人們在過年時做的準備。不只是他們忙,我們的小孩也忙。小孩們為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七雜八的東西,這些是在集市上賣的花生、瓜子、開心果等食物;第二件大事就是買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如鞭炮、空竹等玩具,并且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吃團圓飯。
我們家鄉的春節在除夕的這一天就正式開始了。除夕前家家戶戶準備好了各種吃的東西,接下來就是萬象更新了,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會掛上五彩繽紛的燈籠,都會貼上紅紅的對聯,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紅紅火火,一家人平平安安、風調雨順。我們家鄉的春節在大年初一的這一天,每一個人都要穿新衣,家家都要放開門紅。在這一天里,所有的人都會在家里開開心心、高高興興地度過。
我們家鄉的春節在正月初一開始就是第二個高潮了。在初二初三的這幾天里,大家都會去走親戚,互相拜年,這就是禮尚往來。而拜年的禮節基本上是小輩給晚輩拜年的,而我們小孩也是最佳的時候,因為可以收到一個個紅包,還有好多好吃的。
拜年過后,就是元宵節上市。元宵節時,我們鄉村的家家都會吃餃子或者湯圓,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團圓飯時,餐桌上必須有一條魚,代表家里年年有余。
轉眼間,元宵過去了,春節也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我們也該去上學了,大人們又該忙各的去了。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雖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但我最愛的還是家鄉的春節。
作文家鄉的春節800字篇15
春節是最古老的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從臘月二十邊就有了年味。
爸爸媽媽準備買年貨,我也跟著去湊熱鬧,來到街上,真是人來人往,水泄不通,你擠我碰。我在大人中間穿來穿去,真有趣啊!大人最忘不了的是小孩,來到超市,爸爸最先給我們買零食吃。超市里的糖果多得數不清,糖果分成許多種,顏色、形狀、味道都不同,在超市的一角堆成了五顏六色的糖果山。人們爭先恐后,一大把一大把地選購。
大年三十這一天,我們很早就起床了。爺爺就貼對聯,掛燈籠,爸爸帶領我和哥哥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奶奶、媽媽來做團年飯。大家忙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家里就裝扮得煥然一新,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不知不覺到了晚上六點鐘,興奮的我們,終于可以吃上香噴噴的年夜飯了。媽媽把年夜飯端上來,啊,好豐盛呀!有紅燒魚、紅燒肉、蘑菇燉雞、脆皮鴨等等各種好看又好吃的菜。還有飲料和紅酒,我是看得口水直流!正在這時,外面突然響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爸爸高興地說道:“過年了,過年了!”我們一家人就開始吃團年飯了。這時可熱鬧啦,鞭炮聲、碰杯聲、歡笑聲,聲聲都是幸福的味道。吃完團年飯,我們全家圍著暖暖的火爐,吃著甜甜的糖果,嗑著脆脆的瓜子,津津有味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在歡歌笑語中迎接新年的到來。到了晚上十二點,一陣陣震耳欲聾的聲音傳來,爸爸說是放煙花迎接新年呢。我跑出去一看,啊,美麗的煙花在夜空綻開了,爭奇斗艷的煙花,把天空裝扮的美輪美奐。時而似仙女散花,時而似星星閃耀,時而似流星追月,真是太壯觀了。
大年初一,我們去親戚家拜年。一進門,我們就向長輩問好,就會得到長輩的壓歲錢和美好的祝福。
一轉眼,春節過去了,我們即將投入學習中,可是春節那喜氣洋洋的情景,深深地藏在我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