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7人物素材高考作文
一個榜樣一面旗幟,一個典型一座豐碑;你是否在尋找“榜樣7人物素材高考作文”?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榜樣7人物素材高考作文篇1
今晚8點,我們準時迎來了《榜樣7》。何謂“榜樣”?又為何要樹立榜樣?迄今為止,7期榜樣中的每一位主人公都用他們真實的超越常人的行動和品德,向我們揭示著其中答案,也讓觀看的人在心中得出一個又一個屬于自己的答案。
本期榜樣人物超級宇航員王亞平,獻身于國家事業,卻要忍受和年幼女兒的分離,可是母親的身體力行,又何嘗不是對女兒最好的教育?那顆星星承載的不僅僅是美好的祝福,更是航天人航天夢的傳承。林占熺教授敢于直面大家都看到卻因慣性的做法或者是因不知如何解決而退卻的問題,將問題提出來,以問題為導向,敢想敢做,最重要的是面對失敗永不言棄,最終獲得了成功,不僅帶來了經濟的巨大獲利,最最重要的是阻止了綠色環境沙化的危害……還有交警孟昆玉,常年堅持一個善舉,挽救了168人的生命;河南小學校長,扎根山區,為山區教育貢獻所有……
當我們對生活不公憤懣不平,當我們在困難面前退縮不前,他們這些榜樣人物卻在向我們揭示一種更加勇敢、更加利他、更如拼搏的人生,我等生而平凡,卻也愿被鼓舞,被感召,在前行路效仿一二!
榜樣7人物素材高考作文篇2
“作為黨員,為黨工作沒有退休年齡;作為醫生,為病人解除病痛也沒有退休年齡。”堅毅的身影、無私的力量、高潔的品格在《榜樣7》中再度呈現,她是路生梅,一名扎根黃土高原50多年的醫生,從青春洋溢到耄耋老人,用醫者仁心書寫了人間大愛,詮釋了“為黨工作無限期”的榜樣力量。作為干部隊伍的生力軍、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的接班人、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堅力量,年輕干部定當向榜樣致敬,學習“她”、走進“她”、成為“她”,讓青春在勤學善為、甘于奉獻、廉潔自律中,如“梅”綻放。
致敬她“凌寒獨放”的堅毅,讓青春在“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中勤學善為、如“梅”綻放。
50多年前的佳縣縣醫院還沒有分科,兒科學專業出身的路生梅,為了更好醫治患者,白天在醫院上班,夜晚在油燈下看書,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學習各種醫學知識。內外科、兒科、婦產科、皮膚科、中醫針灸……就這樣,路生梅從“準專科醫生”變成了“十八般武藝皆通”的全科醫生。路生梅面對艱難的現實,沒有選擇“原地踏步”,而是不斷修煉自我、完善自我,就如同傲雪欺霜的梅花,越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越是嬌艷盛放。廣大年輕干部要向她“凌寒獨放”的堅毅致敬,汲取她勤學善為的精神力量,沉下心、撲下身,提升本領、增長才干,學理論、學政策、學業務,既要向書本學,也要向工作學,既要向同事學,也要向群眾學,不停提升理論功底和業務能力,不斷提升為人民服務的能力與水平。
致敬她“播撒芬芳”的無私,讓青春在“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中甘于奉獻、如“梅”綻放。
多年來,雖然路生梅有機會選擇去條件更好的大城市,但是她卻從沒想過離開。她義無反顧扎根黃土高原50多年,不僅為眾多患者行醫治病,還致力于提升當地醫療水平,被廣大群眾和醫生稱作佳縣兒科的“定海神針”。路生梅曾說,“一個人的春天不是春天,萬紫千紅才是真正的春天。”她就像是一支甘于忍受嚴寒的梅花,盛放在萬花之前,用暗香浮動引來天地間的萬里新春。廣大年輕干部要向她“播撒芬芳”的無私致敬,汲取她甘于奉獻的精神力量,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將群眾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放在心中,煩民之所煩、想民之所想,邁出步子、挑起重擔,到抗擊疫情一線、鄉村振興一線、基層治理一線等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奉獻自我、燃燒自我,不畏“零落成泥碾作塵”,敢于“俯首甘為孺子牛”。
致敬她“超凡脫俗”的高潔,讓青春在“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中廉潔自律、如“梅”綻放。
退休后的路生梅仍選擇留在佳縣為患者免費義診,她說:“國家已經給了我退休工資,我不缺錢,不能再拿另一份錢。”堅持隨叫隨到、不收紅包、不開高價藥……時至今日,佳縣兒科仍保留著她留下的“寶貴財富”。路生梅一生行醫一身清廉,如同傲然獨立的梅花般冰清玉潔、不落流俗。廣大年輕干部要向她“超凡脫俗”的高潔致敬,汲取她廉潔自律的精神力量,歷練梅花般的高潔與堅韌,養一身正氣,塑一身錚錚傲骨。面對低級趣味、歪風邪氣,要自覺遠離、自覺抵制,勤撣“思想塵”,練就廉潔自律的定力;面對貪欲,要堅決遏制、警醒戒懼,給個人愛好“上把鎖”,給對外交往“設道崗”,劃好廉潔自律的界限;面對“心中賊”,要保持敏銳、常敲警鐘,時刻繃緊作風之弦,從根本上守住兩袖清風,換一身如梅花般的廉潔風骨。
汲取榜樣力量,青春如“梅”綻放。從繁華的首都到偏遠的小城,從青絲寥寥到白發蒼蒼,從一名普通黨員到黨的__代表……路生梅的一生就如同她的名字一般,一“路”生花、如“梅”綻放,那鮮艷紅梅般的精神力量,散發著陣陣“暗香”,引領著后來人前進的方向。
榜樣7人物素材高考作文篇3
路生梅:您好!2023年3月25日晚8點,您作為《榜樣7》中的一位主角,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的舞臺,講述您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的一生,年近八旬的您,依然精神矍鑠,眼里有光,我知道,那是信仰的力量。多年來,您始終堅定“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信念,堅守貧困地區,從事醫療衛生工作50多年,用赤誠的醫者仁心守護著革命老區人民的生命健康。
甘做群眾身邊的孺子牛,始終堅持為民服務。
1963年,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第二醫學院。1968年12月,您畢業之后,服從分配來到了陜西省榆林市佳縣人民醫院,成為一名基層醫生。在您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佳縣人民醫院兒科從無到有,順利通過了二級甲等醫院驗收,還獲得了“愛嬰醫院”的稱號,您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1984年,陜西省榆林市佳縣人民醫院分科,由您初任婦兒科主任,創辦了小兒科。1999年,您55歲退休之后,依然信守承諾,留在了您一生工作的佳縣,在退休后的23年里,您除了每周到醫院義診之外,還堅持在家里為基層群眾看病、服務,您退休以來義診的患者累計超過15萬人次。此外,您除了義診外,還組建了志愿醫療服務隊,專門為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孤寡老人等送溫暖、獻愛心,開展上門義診活動,在您的帶動下,身邊更多的人參與到義診服務公益活動中。您始終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您的堅持,讓更多基層群眾看到了醫者仁心,看到了高尚的醫德。
甘做群眾身邊的拓荒牛,始終堅持創新發展。
您是一位落落大方的北京姑娘,大學畢業后卻堅守陜北佳縣50多年,以醫者仁心踐行著“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承諾,守護著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您曾在墻皮脫落的舊窯洞里“望觸叩聽”,探索醫學的真諦,您曾背著藥箱往返于黃河邊的深溝險壑,服務基層群眾,從風華正茂的少年到滿頭華發暮年,您把最美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陜北黃土高原,獻給了佳縣的醫療事業。2020年當地出現新冠疫情時,76歲的您毅然寫下了請戰書,主動請纓前往抗疫一線,并遞交了1萬元特殊黨費,由于您年齡和身體的原因,最終沒能如愿;但是,心系人民身體健康的您,帶頭開展線上診療活動,利用網絡媒介,引導廣大群眾居家抗疫、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提高自身免疫力,為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甘做群眾身邊的老黃牛,始終堅持艱苦奮斗。
1968年,您畢業被分配到佳縣人民醫院工作。在看到當地落后的醫療條件后,您決心為佳縣醫療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為了做一個啥病都能看的“好”醫生,讓從大老遠山溝溝里趕來的老鄉們及時看上病,您白天接診病人,晚上點著油燈刻苦學習,迅速從一名專業兒科醫生成長為全科醫生。您多次放棄返京機會,創辦了佳縣第一個正規兒科,在創建二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推廣新法接生、科學育兒、實施兒童計劃免疫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數十年來,您懷揣醫者仁心,始終扎根基層、艱苦奮斗、無私奉獻,于2022年3月,榮獲2021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于2023年1月,榮獲2022年“最美巾幗奮斗者”稱號,您的感人事跡,是無數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您的精神,激勵著無數黨員干部勇往直前。您是時代的楷模,是基層醫療行業的“先鋒旗”“風向標”。
最后,祝您平安健康、闔家歡樂、晚年幸福!
榜樣7人物素材高考作文篇4
今天,我通過中央臺的直播觀看了《榜樣7》,節目里有許多為黨、為國家、為人民默默奉獻人,也包含了各個行業,不論自己的工作環境有多艱苦,工作有多辛苦,他們都從不喊累,堅持做到最好,讓我感觸頗深。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河南鄉村小學的校長——張玉滾,當他看到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時,第一反應是自己一定要留下來,要為了這些孩子留下來,即便要放棄了去城市的機會,也在這里做著每個月工資只有幾十元的鄉村教師。為孩子們買書時,一個扁擔,兩條腿,一走就是12個小時,是生活在城市的我們所想象不到的。
通過張老師的努力,學校有了教學樓、宿舍樓,門口的路也修好了,為更多的孩子實現了上學的夢想,這樣的人物應當成為我們的榜樣,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當我在進行團支部工作時,應該將“平等、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傳播給每一位青年教師,我們不用身處大山里,我們不用體會他們的艱辛與困難,正是如此,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的生活,用心、用愛傾注于我們作為幼兒園老師的這一份事業!
榜樣7人物素材高考作文篇5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美麗的夢想,有小夢想,也有大夢想。而我們中國也有一個夢想,一個美麗的飛天夢。
而如今,我們中國的飛天夢已經實現,從2003年的第一艘載人火箭發射升空,到2013年的神舟十號的圓滿成功,我國向神秘的太空發射了數余搜火箭,其中有載人的,有不載人的。但每一艘都凝聚了我們中華民族上百人的心血,每一艘都凝聚了我們中華民族上百人的智慧!
而如今,隨著科技的迅速發達,我們中國也大膽的開始嘗試在太空中進行地面上的工作,其中最為精彩的,要數太空授課了。太空授課就是指航天員在天空中教課。而由于太空中不存在引力的緣故,航天員可以在太空中進行一系列在地面上無法進行的的實驗。而在今年發射的神舟十號中,王亞平老師就為我們上了一次生動的“太空課”。
在這次太空授課中,王亞平老師為我們表演了“太空中的單擺運動”、“在太空中制作水球”等內容。其中最令人喊絕的,就是“在太空中制作水球”了。
水球制作,一聽這個名字,同學們也許會很吃驚,畢竟在地面上是無法制作的。(www.unjs.com)可是在太空中這可不算什么:首先,王亞平老師先把一個帶著鐵環的類似漁網的工具伸進飲水袋里,然后再慢慢的抽出來。如果在地面上,水肯定會因為“萬有引力”而灑落在地上。可這是在太空,沒有“萬有引力”這一說,所以抽出來后,水就自然形成了一面水膜。
隨后,王亞平老師把這面水膜給固定在展示臺上,然后去住一個擠壓式的飲水袋,通過擠壓,一點一點的把飲水袋里的水“擠”到那面水膜里去。這時,奇跡出現了,被加水的水膜不但沒有被撐破,反而一點一點的膨脹起來,并逐漸變圓,最終行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實在是太漂亮了。
通過這次觀看太空授課,我知道并了解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又學到了許多平常想都不敢想的實驗,令我受益匪淺。最重要的是,我深深地了解到了航天員們工作的艱辛。將來我們也一定要好好學習,說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也會搭上一艘火箭去探索那神秘的宇宙呢。
最后,祝我們中華民族能夠再創佳績,圓滿的完成我們夢寐以求的太空空間站!
榜樣7人物素材高考作文篇6
今天,我幸運地通過電視上了一節太空授課。這節特殊的太空課由“神十”的三名宇航員指導教學,我通過這堂太空課學到了不少關于太空的知識。
在那失重的太空中,能做許多在地球上做不到的事,比如說:在太空艙中隨意漂浮,在那里,翻多少個跟頭對于他們來說都不成問題。而宇航員王亞平阿姨也給我們演示了不少有趣的“游戲”。她能用一個小鋼絲圈套一個水膜,那一層厚厚的水膜,便鑲篏在其中,然后,宇航員又向水膜中注水,那水膜不僅沒有輕易地碎掉,反而在注水中變得越來越多,最后便形成一個大大透明水球,可謂是晶瑩剔透,讓我不禁驚嘆!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不少的物理知識,這種種奇妙真令人羨慕啊,
真希望,不久地將來,我也能象偉大的三位宇航員一樣,飛上太空!
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20日上午成功舉行,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的物理現象。
太空授課的主講人為女航天員王亞平。聶海勝輔助授課,張曉光擔任攝像師。
在大約40分鐘的授課中,航天員通過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象。他們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過視頻通話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地面課堂設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包括少數民族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及港澳臺地區學生代表在內的330余名中小學生參加了地面課堂活動,全國8萬余所中學6000余萬名師生通過電視直播同步收看。
這次太空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教育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有關專家說,太空授課活動是我國載人航天飛行中首次開展的教育類應用任務,體現了載人航天工程直接為國民教育服務的理念,必將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崇尚科學、熱愛航天、探索未知的熱情與夢想。
神奇的太空授課結束了,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于太空授課觀后感的作文。
其實這次太空授課給了我無限的啟迪,也增加了我對失重環境的重新認識,在這堂太空物理實驗課上讓我感覺到了時間的短暫,我還意猶未盡“天宮課堂”就結束了。
“太空授課”之稱體重實驗,用兩根一樣的彈簧,彈簧的底端分別固定了兩個質量不一樣的物體,如果在地球上,由于兩個物體質量不同,兩根彈簧伸長的長度肯定不一樣,而在太空中兩根彈簧卻是一樣的,接著,王亞平姐姐還向我們展示了太空中專門的質量測量儀,特別的奇妙。
“太空授課”之單擺運動實驗,地面常見的單擺運動在太空中不再呈現往復的單擺運動,而如果給單擺一個很小的力,單擺在太空中就可以做圓周運動,這在地面上是實現不了的。
“太空授課”之陀螺運動實驗,陀螺在高速旋轉下會出現“定軸”現象,在太空中高速旋轉的陀螺一樣會有這種現象。
“太空授課”之水膜和水球實驗,一個水滴在太空會變成圓圓小水球,并不會落到地面上,接著王亞平姐姐直接“吃”了一口水。王亞平姐姐將普通的水可以固定在鋼絲圓環上形成了比較結實的水膜,往水膜里不斷加水,會形成一個大的水球;將水球里注入兩個氣泡,氣泡并不會融合在一起;接著將水球里注入紅色液體,整個水球就變成了非常漂亮的“紅球”。
通過視頻通話在“天宮一號”授課的王亞平姐姐還和地面課堂的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這次“太空授課”激發了我對宇宙空間的向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使我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熱愛航天。
榜樣7人物素材高考作文篇7
3月25日,觀看了《榜樣7》的直播。節目中我看到了50多年來,為佳縣為黨守好每一位人民無私奉獻的醫生路生梅;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奔赴于一線的大國工——匠艾愛國;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生活在“公園”中的村支書張傳喜……無數黨員為民奉獻,為國犧牲,他們身上的愛國精神與愛民精神早已深深地植入我們心中。時代更替,始終不變的是他們的身姿;歷史坐標上,始終清晰的是他們的步伐。
通過這次觀看學習,更加堅定了我心中的信仰,激起了心中的崇高敬意和澎湃激情。領悟榜樣高尚的品德以及奮斗的精神,樹立正確的.奮斗航向。
信仰是激發千萬顆紅心向黨的強大引力波,信仰是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強大動力。我們不僅要把榜樣的精神寫進生活,更要把他們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同樣我們是新時代的接棒人!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向黨組織靠攏,向榜樣看齊,向典型學習。學習“神州第一崗支隊”孟昆玉同志的擔當和堅持;鄉村教師張玉滾“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奉獻精神。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工作,任勞任怨,用自己辛勤和汗水服務幼兒、家長。在遇到難題時,主動站出來,頂上去,注重在基層一線發現問題、分析研究問題、主動解決問題,攻堅克難、擔當作為,不負青春。
發揚黨的優良作風,不和組織講條件,不給組織添麻煩,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奉獻在基層。向榜樣看齊,敬業奉獻,譜寫青春贊歌。為博興幼教的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